浮丘何在

出自宋代侯置的《念奴娇(和王圣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fú qiū hé zà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沧浪万顷,厌尘缨、手掬清流频洗。
落日孤云烟渚净,鸥没澄波心里。
一舸横秋,两桡开浪,霜竹醒烦耳。
萧萧风露,梦回月照船尾。
须信闲少忙多,壶觞并赋咏,莫辜云水。
乘兴前溪溪转□,隐约归帆天际。
红蓼丹枫,黄芦白竹,总胜春桃李。
浮丘何在,与君共跨琴鲤。
()
尘缨清流: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郑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晋左思《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宋苏轼《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瞿秋白《饿乡纪程》三:“环溪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陈羣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宋欧阳修《朋党论》:“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李大钊《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3.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中法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支柱。光绪帝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商邑之翼翼也。”
频洗澄波横秋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梦回:1.回溯至...2.亦作“梦回”。从梦中醒来。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中宣,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月照船尾:船的后部或尾部;特指在舵柱或船尾柱后面的那部分船体

《念奴娇(和王圣俞)》是宋代侯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晚霞映照着江水的美景,以及诗人与朋友共享诗酒之乐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沧浪万顷,艳阳已落,手掬清流频洗。
夕阳下的孤云烟渚清澈,鸥鸟消失于澄波之中。
一艘小船横渡秋江,两人划桨开阔波浪,霜竹在风中唤醒耳朵。
萧萧的风和夜露,如梦回船尾的月光。
务必珍惜难得的闲暇时光,与友人共享酒宴和写赋,不要辜负美丽的云水。
满心欢愉地在溪水边折回,隐约看见帆船驶向天际。
红色的芦苇、红枫和白色的竹子,总是胜过春天的桃李。
浮丘何处,在此与你一同驰骋琴鲤。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丽自然之景的欣赏和对闲暇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描绘江水、船舶和植物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谊和欢乐的追求,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感慨为主线,通过抒发对自然美景和闲暇时光的向往,诗人呈现了一种恬静、悠闲的生活态度,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侯置

侯置(?——?)字彦周,东山(今山东诸城)人。南渡居长沙,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卒于孝宗时。其词风清婉娴雅。有《孏窟词》...

侯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