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凌波人肯住

出自宋代葛郯的《江神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i de líng bō rén kěn zhù,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粼粼白水护青田。
想真仙。
弄清涟。
十里香风,吹下碧云天。
月在草堂人未寝,松竹暗,水涓涓。
夜阑何事悄无言。
怨空传。
事难圆。
欲借寒光,谁与伴清妍。
待得凌波人肯住,呼玉笛,劝金船。
()
粼粼,白水,真仙,清涟

《江神子》是宋代葛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水宛如镜面,守护着青田。
渴望成为真正的仙人,演奏着清澈的波纹。
十里之外飘来芬芳的风,吹拂下蔚蓝的天空。
月亮挂在小草屋中,人们还未入眠,松竹丛中隐约可见流水悄悄流淌。
夜深时,无言无语的事情在暗中传播。怨恨传遍,事情难以解决。
渴望借助寒冷的光芒,有谁能陪伴着清丽的美人。
等待着凌波人停下脚步,呼唤起玉笛,劝说着金船停泊。

诗意:
这首诗以江水和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江水如镜的景象,意味着安静和宁静的心境。诗人渴望成为真仙,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他希望演奏出清澈的波纹,表达对纯洁和美好的追求。诗中的月亮和松竹映衬出夜晚的宁静,但暗示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怨恨和难以解决的事情。诗人希望能够借助寒冷的光芒,寻找到一个能与他一同欣赏美景的伴侣。最后,诗人期待着一个仙境中的人停下脚步,吹起玉笛,劝说金船停在岸边。

赏析:
《江神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仙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纯洁、宁静和美丽的追求。诗中的江水、月亮、松竹等元素都是典型的山水意象,与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相契合。诗人运用丰富的形象描写和细腻的意境表达,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神秘的氛围。通过暗示夜晚的隐秘和不为人知的事情,诗中透露出一丝忧伤和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矛盾。最后两句呼唤凌波人停下脚步,吹响玉笛,劝说金船停泊,表达了诗人对仙境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忧伤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葛郯

郯字谦问,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葛立方之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首七年(1171),常州通判。守临川,淳熙八年(1181)卒。有信斋词一卷。...

葛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