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画楼

出自宋代万俟咏的《春草碧》,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ú shàng huà ló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
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
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
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沉万古。
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
何处。
乱红铺绣茵,有醉眼荡子,拾翠游女。
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
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
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
()
征路,望断,消沉,万古,送别,长亭,烟雨

《春草碧》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万俟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草碧,又随着芳草的生长,
看见碧蓝的天空中的清晨霞光,
愁苦弥漫在旅途上。
在东风中,有谁望断了遥远的西塞,
悲伤迷失在南方的渡口。
无论是天涯还是地角,意境无法尽情表达,
消沉在漫长的岁月中。
曾经是在离别的长亭下,
细碧的春草被暗淡的雨雾掩盖。
何处呢?
红花乱铺在绣花的褥子上,
有醉眼的游子,拾起碧翠的游女。
王孙远离,柳树外共同分享残照,
断云无语。
池塘中的梦境生发,
谢公后代,是否还能继续下去。
独自登上画楼,
春山暮色中,雁群飞离。

诗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和悲伤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碧蓝的天空、春草、东风、红花等,以及离别的场景和人物的描绘,如送别的长亭、游子、游女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痛苦和无奈之情,以及对远方和未知未来的思念和渴望。整首诗词以悲凉的氛围贯穿始终,通过景物的烘托和情感的凝聚,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辛酸,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这首诗词具有深邃的意境和情感,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和形象的对比,将离别和岁月的流转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现出作者内心世界的痛苦和迷茫。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思考,领略到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词语和独特的意境营造了一种忧郁的氛围,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会到人生的辗转和离别的痛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