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恋故人。宋代。张炎。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
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译文:
声音渐渐变慢(送别四明的朋友们归杭州)
在山风吹拂的古道上,轻巧的车辆从海国而来,
相逢只在东瀛(日本)。
淡淡的秋光,正好映照着今天的游情。
别叹鬓发如雪渐渐凋零,喜欢自由的身体,再次渡过西泠。
再往远处追溯,趁着回潮拍打着岸边,一艘艘船只穿越断浦。
不要去长亭折柳,正纷纷扬扬地落下叶子,我们同样是漂泊的人。
旧的遁世之法被新的招引所替代,知道住在第几层云中。
疏篱仍然留存着晋朝的菊花,想起仍然、认得渊明(诗人自己的别号)。
待着要离去,最令人忧愁的是,仍然依恋着故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张炎送别四明的朋友们归杭州时所作。诗人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感情为线索,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过往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山风吹拂的古道和从海国来的轻车,表达了旅行的景象和离别的场景。诗人在东瀛与朋友们相逢,但他们的相聚只是短暂的,离别的情感在其中渗透。
诗中的淡薄秋光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诗人此刻的游情相吻合。诗人感慨自己的鬓发如雪逐渐凋零,但同时也喜欢自由自在的身体,愿意再次漂泊到西泠。
诗人在回忆中追溯过去,趁着回潮拍打着岸边,一艘艘船只穿越断浦。他提醒自己不要在长亭折柳,长亭与折柳象征离别和流逝,正如纷纷扬扬的落叶一样,他们都是飘零的人。诗人认为传统的遁世之法已经被新的招引所取代,他知道自己住在虚幻的云层之中,寻求安身立命和归宿的答案。尽管如此,诗人仍然能够在疏篱中看到晋朝时的菊花,这让他回想起过去的岁月,认得渊明(他自己的别号),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自我身份的认同。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忧愁和对故人的依恋之情。他明白自己即将离去,但仍然情不自禁地思念着过去的友谊和相伴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将离别之情和对过去的思念融入其中,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心境。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情感。同时,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使整首诗更具艺术价值。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