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浮香天风冷

出自宋代张炎的《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yè fú xiāng tiān fēng lě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花最盛。
西湖曾泛烟艇。
闹红深处小秦筝,断桥夜饮。
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
那时事、都倦省。
阑干来此闲凭。
是谁分得半机云,恍疑昼锦。
想当飞燕皱裙时,舞盘微堕珠粉。
软波不翦素练净。
碧盈盈、移下秋影。
醉里玉书难认。
且脱巾露发,飘然乘兴。
一叶浮香天风冷
()
烟艇,秦筝,断桥,鸳鸯,水宿,不知,惊醒

诗词:《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

花最盛。西湖曾泛烟艇。
闹红深处小秦筝,断桥夜饮。
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
那时事、都倦省。阑干来此闲凭。
是谁分得半机云,恍疑昼锦。
想当飞燕皱裙时,舞盘微堕珠粉。
软波不翦素练净。碧盈盈、移下秋影。
醉里玉书难认。且脱巾露发,飘然乘兴。
一叶浮香天风冷。

中文译文:
花朵最为盛开。西湖曾经有烟艇往来。
在深处的红花中,有一个小秦筝,夜晚在断桥上演奏。
鸳鸯鸟在水中宿,不知道寒冷。如今被惊醒。
那些时光和事情都已经厌倦。站在栏杆上,来到这里,悠闲地凭倚。
是谁把云彩分成了两半,使得它们像昼间的锦绣一样虚幻。
想象当年像飞燕一样婉转起舞,舞动的盘子上微微飘落珠粉。
柔软的波浪没有被剪去,清澈的水面闪烁着秋影。
陶醉其中,玉书难以辨认。暂时脱下头巾,露出头发,随兴飘然而起。
一片浮动的花香在寒冷的天风中飘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通过对西河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展现景物的细腻和情感的深度。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花朵盛开和西湖的烟艇活动,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繁华。然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深处的红花和断桥上的小秦筝,描绘了安静而细腻的情景。这里的红花和小秦筝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断桥夜饮则流露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以鸳鸯水宿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安宁的向往,但如今被破坏而惊醒。这种对自然的破坏和干扰,使得诗人感到时光和事物都已经倦怠,于是他来到这里,站在栏杆上,享受着闲适的时光。

而“半机云”一词则给人一种虚幻和梦幻的感觉,仿佛云彩被分成两半,如同昼间的锦绣一般美丽,给人带来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想象自己像飞燕一样婉转起舞,舞动的盘子上微微洒落珠粉,展现出一种婀娜多姿的美感。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水面上柔软的波浪和清澈的水色,以及秋天的倒影,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陶醉中无法辨认玉书的情景,他脱下头巾,露出头发,随兴飘然而起,享受当下的愉悦。最后一句“一叶浮香天风冷”则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点明作者的心境,诗人在美景中感受着一片飘散的花香,却感受到寒冷的天风。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而美丽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红花、小秦筝、鸳鸯水宿等形象的运用,以及半机云、舞盘微堕珠粉等比喻的运用,使得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张力。整首诗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