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香霏。宋代。李曾伯。修洁孤高,凌霜傲雪,萧然尘外丰姿。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调羹事,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
《声声慢(和韵赋江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和韵赋江梅)
修洁孤高,凌霜傲雪,萧然尘外丰姿。
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
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
调羹事,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
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
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
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
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
译文:
修饰整洁,独立高远,超越世俗的姿态。
纯洁无瑕,无论是玉堂还是茅舍都相宜。
飘飘羽衣白袍,都没有沾染上富贵的膏脂。
品味美食,看着水边的清瘦,雨后的红润。
偏好初春的作品,朝南的枝条透出温暖,东阁中飘散着香气。
翠绿的袖子仍然冰凉,不禁让人想起柔嫩的肌肤。
如同旧日相识,聊天时,微笑着展开眉毛。
归去已晚,只能任由帘栊深闭,未知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一种高洁、超然的姿态和情境。诗人通过描绘修饰整洁、独立高远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自由和自在。诗中的“修洁孤高,凌霜傲雪,萧然尘外丰姿”描述了主人公高洁自在的风采,与世无争,追求内心的自由和高尚。
诗中的“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表明主人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纯洁和高尚,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是简陋的茅舍,都适合他的存在。
接下来的描写“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表达了主人公并不追求外在的富贵和华丽,他的衣袍纯洁无瑕,没有受到尘世的玷污。这里也暗示了主人公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内在的高贵品格。
诗中还描绘了水边的景色,通过“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来表达对美食的品味。这里的清瘦和红肥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主人公表达了对春天和桃花的钟爱,“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这里的春工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和春天的事物,主人公更喜欢初春时的景象,向南枝的花朵透出温暖,东阁中弥漫着花香。这些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对春天和生机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赞美。
诗的最后两句“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描绘了主人公的离别和归去。翠袖仍然寒冷,暗示主人公的离别之情。但又表达了一种如故人相遇的欢喜,彼此一笑,开怀自在。最后的归去已晚,帘栊深闭未知,表达了主人公离去的决绝和未来的未知。
整首诗词通过对高洁自在的形象、纯洁无瑕的品格以及对美的追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高贵和美的向往。诗意深邃,文字简练,赏析时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高雅情趣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