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人间无古今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沁园春(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水之集)》,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ǔ yǎng rén jiān wú gǔ j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
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
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
水边天气催人。
便须认杨花雪样生。
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
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
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
()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更新,曲水,功名,文字,俯仰,人间,古今,诗书,烽烟,俎豆

《沁园春(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水之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
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
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
水边天气催人。
便须认杨花雪样生。
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
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
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园林景色和人情世态为主题,描绘了一个美好而和谐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园中的景物和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人文风景的向往。

诗的开头“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形容了园中景色的美丽和宜人的时光,四季合一,融汇了春夏秋冬的景致。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一系列的场景和节日,如“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表现了春日的喜庆和活力,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欢聚和欢乐。

诗中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文人雅士,如“赤壁功名,东坡文字”,这里指的是赤壁之战和苏东坡的文学才华,借以凸显英雄事迹和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的卓越地位。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这句表达了对文人才华和学问的赞美,诗书之学犹如将军的帅才,而在战乱的时代,文人的才华能够为社会带来宁静和繁荣。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水边天气催人。便须认杨花雪样生。”这里通过描绘春日水边的景象,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以及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最后几句“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通过描绘文人雅士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对清雅宴会和清谈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然而,从这首诗词的文字内容来看,它主要描绘了春日园林景色和人情世态。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通过景物和节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人文风景和自然的向往。诗中还涉及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文人雅士,以及对文学、学问和清雅生活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日园林景色和人情世态的热爱和追求。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自然和文化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文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