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人静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新荷叶(再和前韵)》,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chuāng rén jì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春色如愁,行云带雨才归。
春意长闲,游丝尽日低飞。
闲愁几许,更晚风、特地吹衣。
小窗人静,棋声似解重围。
光景难携。
任他鶗鴂XX芳菲。
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余徽。
停杯对影,待邀明月相依。
()
春色,行云,春意,长闲,游丝,闲愁,晚风,小窗,重围

《新荷叶(再和前韵)》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春天的景色如同愁绪,行云带着雨正归来。
春意悠长,游丝整日低飞。
闲愁多少,晚风特意吹拂衣衫。
小窗户里静静的,棋声仿佛解开沉重的围困。
时光难以携带,任凭鸟鸣花香在四周飘散。
细数过去,不禁觉得酒与诗都是虚幻的。
知音已断,只能笑着回忆古代文人渊明,空抚琴弦。
停下酒杯,对着影子,等待邀请明月相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愁绪盈怀、思绪纷乱的春天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寂寥,以及自己内心的矛盾情感。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愁绪万千,仿佛行云带着雨水在归来的过程中。春意绵长,游丝飘荡,这种闲散而悠长的氛围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愁思。他思忖着自己的闲愁,晚风似乎特意吹拂着他的衣衫,将他的忧愁吹得更加深沉。

在小窗户的静谧环境中,诗人听到了棋声,仿佛是解开了内心的困扰和纷乱。然而,光景无法携带,任凭四周的花鸟鸣叫,春天的芬芳四溢,却无法带走诗人心中的苦闷。在回忆往事的时候,诗人感到诗与酒都是虚幻的,无法真正解脱内心的困扰。

诗人知道,与他曾有共鸣的知音已经失去联系,只能笑着回忆起古代文人渊明,空抚琴弦,寄托自己的心情。最后,诗人停下酒杯,对着自己的影子,期待着明月的到来,希望在明月的陪伴下能够找到一丝安慰和宁静。

赏析:
《新荷叶(再和前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春天被描绘成了愁绪万千的背景,行云归来、游丝低飞等细节给人一种蕴含着忧伤与寂寥的感觉。诗人通过对于闲愁、晚风、棋声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纷乱。

诗人通过对于光景、鸟鸣花香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无常性,也表达诗人对于自身经历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他在回忆往事时,感到诗与酒都是虚幻的,意味着他对于人生经验的怀疑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诗人对于失去知音的感叹,表达了他对于交流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于孤独的感受。

最后,诗人通过停杯对影,等待明月相依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宁静和安慰的追求。他希望在明月的陪伴下,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寄托,摆脱纷乱和苦闷的困扰。

整首诗以细腻、内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展现出对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交融,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人生变迁和内心体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