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闲云归意促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蝶恋花(行湘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uò rì xián yún guī yì c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漠漠飞来双属玉。
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
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
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
扁舟只在滩头宿。
()
飞来,潇湘,芦花,晚风,波纹,落日,闲云,归意促,写作,扁舟

《蝶恋花(行湘阴)》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漠漠飞来双属玉。
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
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
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
扁舟只在滩头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蝶子飞来,宛如双颗玉石一样,远远地飞舞在空中。秋日的阳光映照在湖水上,把湖水染成了潇湘绿的颜色。雪转寒芦的花朵在水面上漂浮。微风吹动湖面,形成了细小的波纹。夕阳西下,闲云飘荡,暗示着归家的思念之情。诗人倚着窗户,写下思家之曲。他已经游历了许多地方,经历了三十六次离别,但他的小船仍然停泊在家乡的岸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展现了对家的深深眷恋和追求归属的愿望。

首先,诗中的蝶子象征着美好和自由。它们飞舞在空中,如同双颗玉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感。蝶子的出现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表达了他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渴望。

其次,诗中的潇湘绿和雪转寒芦花蔌,以及晚风细起的波纹縠,细致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湖光山色的美景。这些景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诗歌形象,更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加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倚着蓬窗,写下思家之曲。这表明他已经离家漂泊了很久,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在异乡游历过许多地方,但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内心始终牵挂着家乡。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表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