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东风心眼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ù dōng fēng xīn yǎ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
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
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
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
()
丝管无言:无言通常在气氛尴尬,紧张,悲伤的情况下发生。
坐中解愁辞红妆:同“红装”。
金盏:亦作'金琖'。酒杯的美称。
东风:(名)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心眼:心与眼。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宋苏辙《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诗:“吾弟有儁才,见事心眼明。”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九:“你人小不会有人注意,路上见人嘴要巧,心眼灵活些。”谓有意做作以求人知。语本《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郭象注:“有心於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率心为德犹之可耳,役心於眉睫之间则伪已甚矣。”唐李德裕《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指心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及至处下来,见他一味诚实,不辞劳,不自大,没一些心眼儿,没一分脾气……因此大家不但不笑他,转都爱他敬他。”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祥子送的,看他多么有心眼!’虎妞堵着爸爸的耳根子吹嘘。”峻青《海啸》第四章七:“咳!这些混蛋,真可恶,竟然使出这种黑心眼来了。”胸怀;度量。唐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诗:“峴山自高水自緑,后辈词人心眼俗。”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小顺儿的妈决定沉住了气,不去嫉妒老二作官。她的心眼儿向来是很大方的。”见识;观察力。唐李群玉《赠方处士兼以写别》诗:“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宋邓椿《画继》卷九:“元章心眼高妙,而立论有过中处。”心意;心思。宋张先《武陵春》词:“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元刘天迪《齐天乐》词:“甚新雨情怀,故园心眼,明日西江,斜阳帆影转。”刘白羽《新社会的光芒》:“反正两个心眼:穷人盼八路来,富人盼八路别来。”心底,内心。《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姑娘一听,这话又正钻到心眼里来了。”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十章:“老人家打心眼里喜欢这粗壮的后生。”心地,存心。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老孙头,你光打辕马,不是心眼太偏了吗?”梁斌《播火记》四:“模样尚在其次,要紧的是心眼好,脾气正直,将来能顶门过日子。”佛教语。谓心如眼,能洞察领悟诸法。《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

《好事近(南都寄历下人)》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丝管闹南湖,
湖上醉游时晚。
独看小桥官柳,
泪无言偷满。

坐中谁唱解愁辞,
红妆劝金盏。
物是奈人非是,
负东风心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篇,丝管声在南湖上回荡,可能是指伴随着音乐的欢乐场景。然而,诗人在湖上醉游时已是黄昏时分。他独自一人站在小桥上,望着桥下的官柳,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悲伤,泪水默默地涌上心头。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问坐在一旁的人是谁在唱解愁辞,红妆的女子劝他举起金杯畅饮。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在悲伤中寻求安慰和解脱,但他意识到这种安慰只是外在的,无法真正治愈内心的痛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与人之间的矛盾感受。他说物是奈人非是,指出外界的景物和环境并不符合他内心的真实感受。他感到自己像是被东风负载着,内心的眼睛因此而沉重。这里的东风可能是指社会的压力和现实的困扰。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矛盾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的无奈和压抑。这种情感的表达与对现实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