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生涯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万年欢(次韵和季良)》,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tóu lǎo shēng yá,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忆昔论心,尽青云少年,燕赵豪俊。
二十南游,曾上会稽千仞。
捐袂江中往岁,有骚人、兰荪遗韵。
嗟管鲍、当日贫交,半成翻手难信。
君如未遇元礼,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
此事谈何容易,骥才方骋。
彩舫红妆围定,笑西风、黄花班鬓。
君欲问、投老生涯,醉乡岐路偏近。
()
论心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千仞捐袂往岁骚人:屈原作《离骚》,因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也泛指诗人。
遗韵:指前人留下的诗赋。指前人诗文的气韵风格。
嗟管鲍贫交

《万年欢(次韵和季良)》是晁补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作者怀念过去的友谊和青春岁月的情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年少时的友情和逸闻趣事的怀念之情。作者回忆起年轻时的讨论心事,那时他和一群豪俊的朋友们在燕赵之地一同南游,并曾登上千仞之高的会稽山。他们一同驱船漂泊江中,那些年轻的才子们的风采和才华,如今已成为过去。晁补之在诗中感叹管鲍等当时贫贱交情的友谊,他们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至于有些事情只能半途而废,难以置信。

诗词中还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忧愁的情绪。作者提到如果友人未能遇到机缘,可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成功和繁荣,寻找他这样的幽隐之地。晁补之认为这样的事情并不容易实现,因为出类拔萃的人才需要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像骏马需要奔驰一样。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彩舫中装扮华美的女子围绕着一个老者,微笑着迎接着西风,她们的头发上插着黄色的花簪。诗人暗示了一种寻找安逸退隐生活的选择,但同时也指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实现。

这首诗词以忆往昔、怀友情为主题,通过回忆过去的青春岁月和友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缅怀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同时,诗词中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者不得发挥的遗憾,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困难和不易。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传达了对青春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抉择和价值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