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对舞花间。宋代。晁补之。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便拚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凤凰台上忆吹箫(自金乡之济至羊山迎次膺)》是晁补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
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
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
便拚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
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
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远离了自己所爱的人,千里之隔,心中的思念更加强烈,但他并不畏惧跋山涉水,夜晚往返于凤凰台之间。此时正值初春,梅花刚刚含苞待放,鸟儿还未成群结队。当诗人在路上与心爱的人相遇时,他慢慢放缓马车的速度,风轻柔,云彩斑斓。天气回暖,心情愉快,行程将要结束,青山已经走尽。诗人希望他的伴侣可以陪伴他,一起在花间对舞,欢乐的氛围弥漫其中。他愿意豪饮松醪美酒,留下翠绿的杯子和燃烧残留的红蜡烛。然而,谁会相信在这个安宁的时代里,曾经有人信任过轻装上阵,射虎勇士的故事。所以,别再说在帘外的夜晚里,春寒已经久久存在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色和心情的变化,展示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欢乐时光的渴望。诗中的意象描绘生动,通过对梅花、鸟儿、风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和意境感。诗人对伴侣的期待和对快乐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态。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态度的某种特点,即对浪漫主义情感的追求和对享受人生的渴望。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