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通深意。宋代。晁端礼。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一曲一般愁,对芳草、伤春千里。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曾仗东风寄。缭墙深院,无路通深意。纵使得新声,又争知、相如名字。从来风韵,潇洒不禁愁,捻梨花,看菊蕊。应也成憔悴。
《蓦山溪》是一首宋代晁端礼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蓦山溪,忽然出现在山间的小溪,
朝代:宋代,作者:晁端礼,
栏杆十二,倚靠遍布且重重倚在,
一曲一般的忧愁,对着芳草,伤透了春天的千里。
绮窗深处,还能解忆无人的痴情,
碧云告辞,红叶书写着离别的情感。
曾经依仗东风传达寄托,
缭绕的围墙深院,无一条通向深意的路。
就算有了新声,又有谁了解,像相如那样的名字。
从来的风韵,潇洒得不禁让人感到忧愁,
捻起梨花,凝视着菊蕊。
应该也已憔悴不堪。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蓦然出现在山间的溪流,以及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离别、忧愁和无奈的情绪。诗中使用了一些寓意和意象,如栏杆十二、红叶、碧云、捻梨花、看菊蕊等,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
整首诗词以忧愁的情绪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痴情。诗人通过对溪流、芳草、红叶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还以相如的名字作比,抒发了对自己风华不再的感叹和无奈。
总的来说,《蓦山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别、忧愁和无奈。诗词的意境凄美而凝重,给人一种深思和共鸣之感。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晁端礼。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