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国从所钦

出自唐代吴筠的《高士咏·伯夷叔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ì guó cóng suǒ q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
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
世浊不可处,冰清首阳岑。
采薇咏羲农,高义越古今。
()
复非,不可处,高义,古今

诗词《高士咏·伯夷叔齐》是由唐代的诗人吴筠所作。这首诗词描绘了伯夷和叔齐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道德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
伯夷和叔齐以互相推让,舍弃了自己的国家,这种行为令人钦佩。
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
他们虽然接受宗周的政权,但对此并不是由衷的。
世浊不可处,冰清首阳岑。
他们认为这个时代混乱不堪,无法适应,宁愿隐居在高山之中,保持自己的纯洁。
采薇咏羲农,高义越古今。
他们追求的是农耕文化,歌颂羲和农夫,他们的高尚品德超越了古今。

这首诗描绘了伯夷和叔齐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道德境界。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但他们选择了远离世俗的生活,舍弃了自己的国家,来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他们崇尚自己的价值观,坚守自己的信仰,不随波逐流。他们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农耕文化上,歌颂着羲和农夫的高尚精神。他们所追求的高尚理念和崇高的品德越过了古今的界限。

整首诗情感庄重,通过对伯夷和叔齐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高尚道德的向往和崇敬之情。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士的讴歌,反映出唐代文人对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吴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