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声名喧洛下

出自宋代李昉的《寄孟宾于》,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rì shēng míng xuān luò xià,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初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
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
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
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
()
书剑:书和剑。学书学剑。谓学文学武。
金榜:(名)科举时代俗称殿试录取的榜:~题名。
标名:题名;显名。
声名:声名shēngmíng名声;名誉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纵处

《寄孟宾于》是唐代李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为《寄给孟宾于》。

这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初次离开湘潭,带着自己的书剑,参加科举考试并以第十三名的成绩考中进士。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洛阳名声显赫,而近来在江南的诗才也备受赞誉。然而,他作为一个小地方的官员,他的才华和志向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诗人忠于职守,但是仍然感到遗憾。

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他曾经在洛阳翘首以待,而现在却只是一个地方官员,他的才华和志向无法得到充分的施展。他默默忍受这种屈辱,但并不感到气馁。他以冯唐为榜样,决心不负韶华,为国家尽一份力。

诗词通过对比自己的经历来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人生感慨。尽管作者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声誉,但他仍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志向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他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有为的官员,为国家和民众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词描写了作者的坚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李昉在诗中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许,呼吁自己和他人不要学习冯唐般逃避责任和义务。他要在晚年做一件对得起自己的事情,不让自己后悔,不让自己对不住明君。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不甘平庸和崇高追求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李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