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冢前烽火起。唐代。唐彦谦。汉川城上角三呼,扈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登兴元城观烽火
汉川城上角三呼,
扈跸防边列万夫。
褒姒冢前烽火起,
不知泉下破颜无。
译文:
登上兴元城观望烽火,
汉川城上角三呼,
皇帝亲自巡视防线,
万夫齐聚,守卫边境。
在褒姒的墓前烽火燃起,
她不知道在地下是否失笑而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一次对边境的巡视,以及一个历史故事。汉川城中烽火点燃,意味着敌情严重,需要警觉,皇帝亲自前来巡视并准备防御。而在褒姒的墓前,烽火点燃,似乎蕴含了一种无法言说的苦涩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场景,通过点燃的烽火和皇帝亲自前来巡视来表达国家的警惕和战争的严峻。而在诗的最后两句中,通过提到褒姒的墓前,传达了一种悲凉和不可言喻的情感。整首诗中情感的压抑和隐约的哀伤,使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氛围和历史的沉重。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对于褒姒的遭遇和命运的问询也显得格外隽永。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