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篇什金声在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zhōng piān shí jīn shēng zài,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
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东风狼藉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
音书,锦字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一去仙居似转蓬,
再经花谢倚春丛。
醉中篇什金声在,
别后音书锦字空。
长忆映碑逢若士,
未曾携杖逐壶公。
东风狼藉苔侵径,
蕙草香销杏带红。

中文译文:

乱后经过表兄琼华观的旧居

一去仙居似转蓬,
再经花谢倚春丛。
醉酒间,篇章什么声音还在,
分别之后,音信中锦字空。

长久的回忆,碑上逢见了像士人一样的人,
却未曾一同带着拐杖找寻壶公。
东风吹乱了道路上的苔藓,
香气的蕙草凋落,杏花被红带编成了。

诗意和赏析: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是唐代张彦谦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陌生的旧居,以及在乱世中与表兄的分别和思念。

诗的第一句“一去仙居似转蓬”,形象地表达了这座旧居已经荒废,像飘荡的蓬一样。接着,“再经花谢倚春丛”,描绘了旧居周围的花朵凋谢而散乱。这些描写反映了乱世中社会动荡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表达了作者在与表兄分别后,对于音信中的消息渴望但最终得到的消息却是空无一物。这种对于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失望,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乱世中的无助和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表达了作者对于旧友的思念,但却未能与之再度相见。这里的“壮士”和“壶公”可能代表了在乱世中追求理想和回归自然的两种不同选择。

最后两句“东风狼藉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通过描写风吹乱了道路上的苔藓和花草的凋谢来传递了岁月流逝和旧时光逝去的意象。这里的蕙草和杏花则代表了美好与温馨,这一切都已经逝去。

整首诗通过对于旧居、分别、思念和岁月流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中生活的思索和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借景抒怀,把作者个体的情感投射到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使得诗歌更具有普遍性和共鸣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