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暝寒烟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登庐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ā shǔ míng hán y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
夜雨,寒烟,共联,仙骨,日月

中文译文:
登上庐山,五老峰顶俯视,天涯就在眼前。
夜雨浮动湘潭,寒烟笼罩巴蜀。
泰华山与庐山相依相倚,嵩山与衡山相连。
仰望苍穹,仿佛有仙人的风采,日月轮番轮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庐山的情景。庐山被称为“东南第一秀”,五老峰是其最高峰之一,从山顶俯瞰,能看到辽阔的天涯。诗中还描绘了夜雨浮动的湘潭和巴蜀地区被寒烟笼罩的景象。接着,作者以庐山与泰华山、嵩山与衡山相联相依的景观,表达了自然山水中的神奇和壮丽之处。最后,作者以日月轮番推移的景象,暗示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作者登庐山的景象,既有具体的地理描述,又有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庐山、湘潭、巴蜀等地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之处。同时,诗中还通过泰华山与庐山、嵩山与衡山的连续景观,抒发了作者对山水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最后,通过日月轮番推移的形象描述,以及对时间流转的隐喻,诗人又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考。整首诗既以具体的自然景观来塑造景物,又通过景物来传递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