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侯城垒汉江干。唐代。胡曾。邓侯城垒汉江干,自谓深根百世安。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咏史诗·邓城》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邓侯城垒在汉江边的景象,表达了邓城屹立百世之久的安全感,并赞扬了邓侯城在强敌环伺之中能保持警觉的智慧。
译文:
邓侯城垒汉江干,
自谓深根百世安。
不用三甥谋楚计,
临危方觉噬脐难。
诗意:
诗词以邓侯城作为描写的对象,表达了邓城百世之久和安定的感觉。邓城自信地认为自己有深厚的根基,能够安全地存在并兴盛。诗人没有使用谋略,仅凭自身的力量就能对付敌人的计谋。只有在临危的时候,人们才会认识到生死悬绝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邓侯城的景象,表达了对邓城安定繁荣的祝愿,并赞美了邓侯城的智慧和勇气。诗中透露着自信和坚定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唐代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爱与自豪。诗词的用词简洁而准确,把握了表达的重点。整首诗情节紧凑,意义深远,曲折动人。通过对邓城的赞美,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安定繁荣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在表达对邓侯城的敬仰和钦佩,赞颂了邓城能够在困境中坚守智慧和勇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结构严谨。通过对邓侯城的描绘和赞美,展示了胡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坚守的敬意,同时也启示人们需要保持警觉和智慧应对困境。这首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创作才华和家国情怀。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