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铁锁真儿戏

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武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liang tiě suǒ zhēn ér x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
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
()
上流:上流shàngliú∶上游∶旧指社会地位高的上流社会∶上等;上品上流作品
鸿业:大业。多指王业。
思量:1.思索。2.放在心上;惦记。
铁锁儿戏:(名)像小孩子闹着玩。比喻做事不认真,不负责:视同~。

《咏史诗·武昌》是胡曾所作的唐代诗词。诗中描述了王浚的战争事迹和武昌的衰败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历史命运的思量。

译文:
王浚戈矛挥舞向上流,武昌的大楼土崩秋。
思量铁锁这是真的玩意,谁来为吴王这样谋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王浚和武昌为背景,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与城市的覆灭,寓意深远。

诗中的王浚是唐朝末年的军事将领,他奋勇杀敌,战功赫赫,但最终失败了。诗中将王浚的戈矛挥舞向上流,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和对辽阔世界的向往。武昌则是指当时的吴国都城,它土崩秋的场景象征了帝国的衰落和城市的颓废。诗中提到的铁锁是指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困苦,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命运的思考和对战争的反思。通过描写王浚战败和武昌的凄凉景象,诗人暗示了战争的破坏力和无情性。最后一句“谁来为吴王这样谋划”,则意味着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质疑。

整首诗以悲凉的语调表达了对战争和历史命运的反思,通过描写个人与历史的交错,体现了胡曾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战争的深思。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