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能应候鸣

出自唐代许棠的《闻蝉十二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néng yīng hòu m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
初离何处树,又发去年声。
未蜕唯愁动,才飞似解惊。
闻来邻海徼,恨起过边城。
骚屑随风远,悠扬类雪轻。
报秋凉渐至,嘶月思偏清。
互默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繁音人已厌,朽壳蚁犹争。
朝士严冠饰,宫嫔逞鬓名。
乱依西日噪,多引北归情。
筱露凝潜吸,蛛丝忽迸萦。
此时吟立者,不觉万愁生。
()
化生:1.化育生长;变化产生。《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晋葛洪《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续录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为。”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一个做母亲的人,怎能舍弃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儿女们?”2.古人认为某些昆虫是由他类昆虫变化而生成的,这种情况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虫。《白雪遗音·南词·和风吹动》:“又见粉蝶双双来对舞,蜜蜂两两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双对,我的才郎岂不恋红粧。”清赵翼《园居》诗:“蚊蝱本化生,非有卵与核。”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虾味甚鲜,其物是化生,蚂蚁、蝗虫之子,一落水皆可变。”3.佛教所谓“四生”之一。指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神、饿鬼及地狱中的受苦者。南朝梁沉约《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湿生化生,有想无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大乘义章》卷八:“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唐司空图《偶书》诗之四:“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明李贽《与李惟清》:“彼上上品化生者,便是他家至亲儿孙,得近佛光,得闻佛语,至美矣。”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我眼前总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4.即化身。唐杨炯《盂兰盆赋》:“若乃山中禪定,树下经行,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欢喜充庭。”详“化身”。5.古代的一种婴儿偶像。古人有以“化生”求子的风俗。唐薛能《吴姬》诗之十:“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臺弄化生。”元顾瑛《天宝宫词》之四:“后宫举做金钱会,香水兰盆浴化生。”元袁桷《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之四:“蜡捻化生秋夕赐,翠标叠胜岁华移。”明陈继儒《群碎录》:“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或曰:化生,摩侯罗之异名。宫中设此,以为生子之祥。”6.指女神像。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韵》:“翠凤舆真女,红蕖捧化生。”《太平广记》卷三五七引宋柳开《蕴都师》:“见一佛前化生,姿容妖冶,手持莲花,向人似有意。”
微物应候边城:(名)离国界线近的城市。

闻蝉十二韵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
初离何处树,又发去年声。
未蜕唯愁动,才飞似解惊。
闻来邻海徼,恨起过边城。
骚屑随风远,悠扬类雪轻。
报秋凉渐至,嘶月思偏清。
互默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繁音人已厌,朽壳蚁犹争。
朝士严冠饰,宫嫔逞鬓名。
乱依西日噪,多引北归情。
筱露凝潜吸,蛛丝忽迸萦。
此时吟立者,不觉万愁生。

中文译文:

听到蝉声时的十二个音节

大自然创造微小的生物,常常应时鸣叫。
刚刚离开上一年的树木,又发出去年的声音。
尚未蜕变,只有失魂落魄。
刚学会飞,又被惊扰。
听到这声音,会想起海外的故事,心怀悔恨过去的边城。
繁杂的声音随风渐行远,悠扬如雪花轻。
报告着秋凉的渐近,发出思绪幽清的呼唤。
互相不语又相互回答,微微颤动像是要离去。
声音太多已经令人厌烦,蜕变后的壳子,蚂蚁仍然争抢。
朝士们严肃地佩戴帽子,宫廷嫔妃们炫耀名声。
在西边落日的喧闹中,引起北方的归思。
微小的露水凝聚,蛛丝突然飘扬缭绕。
此时吟唱的人,不禁感觉万般忧愁涌上心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蝉声为题材,展示了蝉的独特生命和无常的命运。蝉是造物主创造的微小生物,它们常常在应时鸣叫。诗人描述了蝉的生命周期,从蜕变、飞翔到再次成为落下的蝉壳。诗中蝉鸣的声音嘶叫,引起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诗中出现了一些比喻和象征,如用“朝士”、“宫嫔”来形容人们的繁忙和虚荣,在西方的落日中象征着喧嚣和归思。诗人通过细致入微地描绘寥寥数字背后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蝉的命运来表达诗人对生活无常和自身状态的思考。诗中的描写充满了意象和感觉,使人们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敏感度。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许棠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许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