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缄忽见二琼琚。唐代。李群玉。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
酬魏三十七
静里寒香触思初,
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
没得弘文李校书。
诗词中文译文:
回答魏三十七
在寂静中,冷香触动了初思,
打开封缄,突然看到了两封珍宝般的书信。
一阵吟诵,美丽之极,如风流之作,
却无法与弘文大匠李校书相比。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酬答魏三十七的诗。诗人以寂静中的冷香触动思绪的形象描写自己阅读魏三十七的作品时的感受。打开封缄,他突然发现魏三十七的作品如同珍宝般宝贵。一阵吟诵之后,他觉得这些作品美丽至极,风流动人。然而,他自谦地表示自己的作品无法与弘文大匠李校书相比。
赏析:
这首诗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阅读魏三十七作品时的感受。通过诗人对冷香触动思绪、打开封缄、突然看到珍宝般的书信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魏三十七作品的珍藏和赞赏之情。尤其通过一阵吟诵之后,诗人认为魏三十七的作品美丽至极,风流动人,显示了诗人对魏三十七才华的称赞和认同。然而,诗人在最后以自谦的语气表示自己的作品无法与李校书相比,透露出他对李校书才华的敬佩和自卑。整首诗通过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魏三十七和李校书的评价和情感。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