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三峡行。唐代。李群玉。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卢溪道中》是李群玉创作的一首唐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卢溪道上的旅行经历,以及感受到的自然景观和心境变化。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在潺湲亭上启程,潺湲水边过夜。
风吹篁竹,拂过石濑,
九十里之外传来琴声。
日光照耀睁开双眼,
夜寒醒来听到入梦之音。
曾经在三峡行走过,
巴江的景色也同样呈现。
诗意:
《卢溪道中》通过描写作者旅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感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以观察自然景色和听琴声为线索,描述了旅行中的各种感受和体验。诗人在旅途中思索人生,通过旅行的经历领悟到了人生的博大和变幻。
赏析:
1. 诗人在潺湲亭上启程,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抓住了亭子的潺湲水声,为诗词增添了一丝清凉的气息。
2. 诗中出现了篁竹、石濑和琴声等景物,借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篁竹和石濑的描绘展示了山水之间的秀丽景色,而琴声则象征着感悟和思考。
3. 诗人通过观察景色和聆听琴声,表达了他在旅行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日光照耀睁开双眼,夜寒醒来听到音乐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关注和对变化的认知。
4. 最后两句“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既是对旅途的回顾,也是对人生的领悟。诗人通过旅行经历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人生的感悟。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