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唯子厚。唐代。薛能。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匪石从遭刖,珠膏枉被煎。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酬曹侍御见寄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
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
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
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珠膏枉被煎。
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
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中文译文:
回答曹侍御的来信
儒学和道学的痛苦不胜,近来只对禅修有所向往。
在这纷繁之世,只有少数人能体悟出真实。
要地难以进入,闲居却更加安适。
安心地挑选菜食,沉默寂静地闭着花朵入眠。
为了工作而辞去俸禄,忘记了权力的恐惧。
生活干扰了我的春愁和诸多琐事,夜晚回想起山林泉水。
像宝石一样被人切割、珍珠膏一般被煎熬。
只与那些深思熟虑的人讨论,与时俱进却害怕权谋。
旧时的制度使得众多英才都屈服,但新的章程庆祝着六义的完整。
休息数日后,约上一起作诗,乡愁和沉浸在情田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薛能的作品,是在回答曹侍御的来信之后写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儒学和道学的痛苦与焦虑,以及对于禅修的向往。
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领悟儒学和道学的人非常少,大多数人只是在纷繁的世俗中迷失了自我。他们未能意识到儒道之外还有其他的道路可走。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安逸生活的向往,他觉得生活中扰乱了他的思绪和心绪,只有在闲居中默默地修行,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安宁。
诗人提到他曾经辞去俸禄,忘记了权力的恐惧,这显示了他对于物欲和权力的脱离和超越。他认为那些追求名利权势的人,只会干扰他的清静和深思。
诗中也有对于过去制度的讽刺,认为旧制约束了众多英才的发展,而新的章程则赞扬了六义的完整。这是对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一种赞颂。
最后,诗人与曹侍御约定一起作诗,表达了对于乡愁和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到这首诗中,通过文字的抒发来寻找内心的安宁和自我认同。
整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纷繁世俗中追求内心宁静和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对于文化传统和个体价值的思考和探索。诗言志在传递一种向往理想生活和精神自由的观念。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薛能。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