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眠掩夜闺。唐代。赵嘏。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不愤连年别,那看长夜啼。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昔昔盐二十首·倦寝听晨鸡》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因长期离别而感到倦怠,希望早日完成边防的心愿,早日返回故乡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离别之因,悲愁之情使我夜晚难以入睡,倦怠不堪。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我穿上衣物,窥视着满月的光辉,抹去泪水等待鸡鸣。
不愤连年别,那看长夜啼。
我不忍心地接受了这多年的离别,长夜中只能静静地听着鸡鸣。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我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对自己的无能感到自愧不如,早晚会回到辽西去完成自己的心愿。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离别长久的痛苦和渴望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边城抵御敌寇,离别久矣,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更加浓烈。夜晚,诗人倦怠、难以入睡,抬头看着满天的明月,内心涌动着不舍之情,悄悄擦去了泪水。等待天明,听到晨鸣的声音,仿佛寄托了对归乡的祈盼。
诗人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离别之苦,同时也透露出对归乡的渴望和志愿,希望能早日完成边防的使命,回到故乡的辽西。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渴望,具有浓郁的离别思乡情感。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赵嘏。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