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家灯火有馀辉

出自唐代赵嘏的《送卢缄归扬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ún jiā dēng huǒ yǒu yú hu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
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
雷塘掩扉灯火:(名)泛指亮着的灯:万家~。
望空杨柳:1.杨树和柳树的合称。2.专指柳树。
渡头:(名)渡口。
台风:(名)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12级或12级以上,伴有暴雨。
袅袅:(形)①形容烟缭绕上升:炊烟~。②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或女子体态轻盈:垂柳~|~婷婷。③形容声音婉转,悠扬不绝:余音~。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相误

《送卢缄归扬州》是唐代赵嘏的作品。诗人写道,曾经寄给我一封信的卢缄,现在要返回扬州了。我曾经在雷塘向他告别,但荀家的灯火照亮了街道,增加了他的归乡的光彩。当夕阳西下时,我在关河望着远方,只见背影渐行渐远,最后只有他独自归来。隋苑的荒凉风景,独特的风景如画,笔直的杨柳边上的人独自归来。这年的春天错过了美景,我在江边谢谢那钓矶。

译文:
曾向雷塘寄掩扉,
Once I sent my letter at Leitang,
荀家灯火有余辉。
Xun's house torches were still bright.
关河日暮望空极,
At the end of the day I looked at the farthest point on the pass and river.
杨柳渡头人独归。
A lone person returned at the ferry where willows grew.
隋苑荒台风袅袅,
Wind softly blew and the palace ruins were desolate.
灞陵残雨梦依依。
In Baling, the rain continued and dreams lingered.
今年春色还相误,
This year's spring beauty was missed,
为我江边谢钓矶。
For me to bid farewell to the fishing platform by the river.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行人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美景的向往之情。整首诗以描写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第一句开始,诗人曾向雷塘寄掩扉,表明诗人曾与卢缄在雷塘相聚并有书信往来。第二句提到荀家的灯火有馀辉,映照了街道上的灯火闪烁,给归乡的卢缄增添了辉煌。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诗人在关河日暮时的情景,以及远离的身影。关河被日落时的余晖照亮,而离别的卢缄,最终只留下了背影,孤独地回到故乡。

随后,诗人描绘了隋苑的景色,荒凉的台阶和微风拂过的景象。这里用伤感和寂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卢缄离去的心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景的感叹,今年的春天错过了美景,诗人通过谢钓矶来象征结束与卢缄的别离,同时也暗示了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离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通过景物的描写,诗人使离别的情感更加具象化,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赵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