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冷连松影

出自唐代姚合的《过不疑上人院》,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lěng lián sōng yǐ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九经通大义,内典自应精。
帘冷连松影,苔深减履声。
相逢幸此日,相失恐来生。
觉路何门去,师须引我行。
()
内典,松影,相逢幸,相失恐,来生,我行

《过不疑上人院》是唐代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经通大义,
内典自应精。
帘冷连松影,
苔深减履声。
相逢幸此日,
相失恐来生。
觉路何门去,
师须引我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求学修道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经典、寻求真理的追求和对于遇见良师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相逢和分别的思考,以及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和对良师指引的期待。

赏析:
1. 第一句“九经通大义,内典自应精。”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经典的追求。九经是指儒家经典中的九部经书,作者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经书,能够通达其中蕴含的大义道理。
2. 第二句“帘冷连松影,苔深减履声。”通过描绘景物,表现了寂静的景象。帘冷意味着寺院内院落的清冷,松影连绵,使得整个环境更加肃穆。苔深则减少了踏步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
3. 第三句“相逢幸此日,相失恐来生。”表达了作者对于与良师相遇的幸运和对于分别的不舍之情。作者认为能够在此时与良师相遇是一种幸福的事情,但又担心在来生中会失去这样的机缘。
4. 最后两句“觉路何门去,师须引我行。”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和对于良师引导的期待。作者希望良师能够引导自己找到正确的道路,指引自己前行。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修道和师徒关系的思考和向往。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诗词传递了一种平和而内敛的美感,使人感受到宁静与追求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学问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于良师的敬仰和依赖。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姚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