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舍沈冥十五春。唐代。白居易。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初睹银钩还启齿,细吟琼什欲沾巾。凤池隔绝三千里,蜗舍沈冥十五春。唯有新昌故园月,至今分照两乡人。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白居易与杨相公(指杨景韶,当时的潮州刺史)情谊深厚的友情。
诗中,白居易表达了自己来自遥远的天南瘴海滨,认识了杨相公的喜悦之情。白居易初次见到杨相公的亲笔书信,感到非常珍贵,在心中默默吟咏,并渴望能够将这段亲情分享给他人。
诗中还提到了白居易与杨相公的相隔之地,凤池与新昌,相距三千里,但月亮却能够分照两地的人们。这句话也暗示了白居易对于杨相公的思念之情,虽然相隔千里,但通过文字、月光等方式,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关怀和友情。
整首诗以极富感情的文字表达了白居易对杨相公的思念和友情之深,同时也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诗词才华。这首诗表达了真挚的友情与深情思念,给人一种温暖和感人的感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