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山下别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g zhōng shān xià bi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
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
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
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
有馀春微雨:细雨。
石径:亦作“石逕”。山间石路。
纤尘:(名)细小的灰尘:~不染。
白衣:白衣báiyī∶白色衣服新娘身穿白衣[古]∶平民;未曾获得功名的人∶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居士:(名)在家信佛的人。
方袍国土:(名)国家的领土:保卫~是军队的首要职责。
非俗相送:相送,汉语词汇。拼音:xiàng sòng 释义:送别。
殷勤:(形)热情周到:~招待。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天竺南院赠送给四位清修之人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
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
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
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间寺院的景色,以及白居易在此向闲居士元旻清和四位道士赠送诗词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山谷中花草的繁盛、岩石上树木的新绿,以及深山中晚景的美丽,表达了四月时节仍然拥有余春的感觉。诗人描述了自己穿过竹林的微雨,以及石径上没有一丝尘埃,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洁净。白居易向一个白衣的居士和四位道士赠送了这首诗,表达了他们身处佛教国度的土地,但又不失世俗交往和亲近的关系。最后,诗人和他们在城中山下分别,表示了离别之情,但又彰显了送别时的热情和殷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间寺院的景色和诗人与闲居士、道士之间的交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描写,如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展现了山谷的生机盎然和春天的气息。通过描写微雨和无尘的石径,诗人将寺院的宁静与洁净与人们的修行境界相联系,表达了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诗中的白衣居士和方袍道士代表了不同的修行方式,但他们在佛教国度的土地上相遇,彼此之间存在着亲近和交往。最后的别离场景中,诗人和他们相送时的殷勤举动,展示了诗人对他们的敬重和友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和人物刻画相结合,展现了山寺的宁静之美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温暖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