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上展诗卷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东归》,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shàng zhǎn shī juà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
老夫,诗卷,酒壶,食宿,仆马

《东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诗词的中文译文:
轻盈的平肩车上坐着一个喝醉的老人。
他在膝上展开一卷诗卷,车竿上挂着酒壶。
食宿没有固定的行程,仆人和马匹都慢慢前行。
在水边休息了半日,朝山中倾斜了一盂酒。
靠着草地坐在高耸的山峰上,攀援着花朵徘徊不定。
风把美景和暖意带给我,身心感到舒畅。
我才领悟到有经营之人,居家也如同在旅途中。
才明白无牵挂之人,在道路上也能安居自在。
前一晚住在三个堂屋,今天早晨游览申湖。
已经走了三百里的残春,将我送回东都。

诗意和赏析:
《东归》是白居易在归途中写的一首诗词,诗人以第一人称写下了自己的旅途经历和心境感受。诗中描绘了一个醉酒的老人坐在轻盈的平肩车上,展开诗卷,悬挂酒壶。他的行程没有固定的安排,仆人和马匹都缓慢前行。他在水边休息,望着远处的山峰,倒酒畅饮。他坐在峻峭的草地上,攀援着花朵,行走徘徊。风将美景和暖意带给他,他的身体和心灵感到舒畅。通过这种旅途中的闲适,诗人领悟到,在居家生活中也可以像在旅途中一样自在,而在道路上行走的人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诗人在前一天晚上住在三个堂屋,第二天早晨游览申湖,最后送他回到东都。整首诗以自然、闲适的旅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醉酒的老人、展开诗卷、悬挂酒壶等细节,创造了一种宁静、放松的氛围。诗人通过观察大自然和体验行旅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物和行旅场景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境。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旅途经历和心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整首诗以淡泊、闲适的态度写出了诗人对人生的领悟和追求,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的情感氛围,引发共鸣。

这首诗词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以自然景物和行旅场景为蓝本,通过诗人的感悟和表达,展现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旅途的场景中,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整首诗词给人以深度的思考和内心的启迪,诗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赏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