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饥口忘味。唐代。白居易。出府归吾庐,静然安且逸。更无客干谒,时有僧问疾。家僮十馀人,枥马三四匹。慵发经旬卧,兴来连日出。出游爱何处,嵩碧伊瑟瑟。况有清和天,正当疏散日。身闲自为贵,何必居荣秩。心足即非贫,岂唯金满室。吾观权势者,苦以身徇物。炙手外炎炎,履冰中栗栗。朝饥口忘味,夕惕心忧失。但有富贵名,而无富贵实。
《咏兴五首·出府归吾庐》
出府归吾庐,
静然安且逸。
更无客干谒,
时有僧问疾。
家僮十馀人,
枥马三四匹。
慵发经旬卧,
兴来连日出。
出游爱何处,
嵩碧伊瑟瑟。
况有清和天,
正当疏散日。
身闲自为贵,
何必居荣秩。
心足即非贫,
岂唯金满室。
吾观权势者,
苦以身徇物。
炙手外炎炎,
履冰中栗栗。
朝饥口忘味,
夕惕心忧失。
但有富贵名,
而无富贵实。
中文译文:
离开官府回到自己的住所,
安静、安逸。
没有外客来探望,
只有时常有僧人来问候疾病。
家中的仆人有十多人,
马槽里有三四匹马。
懒散地躺着十几天,
一有兴致就连着几天出门。
出去游玩喜欢去哪里呢,
令人忘乎所以,美丽迷离。
何况这天气温和,
正适合放松。
身体自由自在就是富贵,
何必只追求功名荣禄。
心满意足便是贫富不重要,
并不只有金钱充斥房间。
我看权势者,
为了追求名利,
焦灼不安,
像是火炙的手在外面灼烧,
像是脚踩在冰上战栗。
早晨饥肠辘辘,口中忘了味道,
夜晚警觉,心中忧虑失眠。
只有贵名声名显赫,
却没有真正的富贵果实。
诗意和赏析:
《咏兴五首·出府归吾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闲逸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繁忙生活的批评。诗中,诗人回到自己的庐舍,享受着宁静和逸乐,没有外客干扰,只有僧人前来问候,过着宁静自由的生活。诗人懒散地躺着,想出门游玩,最终选择了心爱的地方——嵩山,形容其美丽迷离。同时,诗人也对权势者的生活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忙碌,却常常身陷困境,失去了最本初的享受和快乐。诗中借用了炙手和履冰的比喻,象征着权势者在煎熬和痛苦中渡过日子。最后,诗人指出,财富和名声虽然给人以表面上的富贵,但并不能给人实际的幸福和满足。
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对闲逸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对比,呈现了一个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与权势繁忙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区别。他以诗意抒发了自己对心灵自由与真正富贵的追求。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入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深入抨击了虚荣与功名利禄的空虚与无足轻重,展现了宁静自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