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朗读

译文

人年少时不明白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吟赋新词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参考资料:

1、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56

2、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7-208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陈允吉 胡中行.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72-1573

2、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7-208

赏析二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此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富的特色。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72-1573

2、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56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三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为“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赋札子》),作者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作者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坦坦黄金道,蛾眉七宝车。莫随双燕子,容易落人家。

()

迢遥丹凤诏,灿烂白狼篇。弭盖朝行僰,飞槎夜入滇。

长途山作地,大泽海为天。绝域阳春布,无劳话瘴烟。

()

山溪荦确冒荒筠,石溜涓涓尽日闻。微水寒来浑见底,峡山雪后欲侵云。

深溪春动梅争发,绝壑林高日易曛。应似零陵溪上景,林泉多类柳州文。

()
灵旗出江淮,犀甲下秦陇。
天声毙狂酋,百战有余勇。
手敛权贵避,胆落将士惧。
谁欤任司直,用舍系轻重。
()
我生实多邅,九折行晚途。
忧伤日熏心,惊见颊与颅。
稍生秋风时,竞出寒雨余。
星星初尚稀,戢戢不可除。
()

分付东风,卷愁西向秦天去。瓮翁香乳。旧解貂衣处。

那日花开,持取歌金缕。鞍难驻。泪和红雨。半湿关门树。

()

燕口龙泓气象清,钱真此处有遗灵。
仙兄去后师犹在,女弟回时户已扃。
云片尚如披白练,泉声长似诵黄庭。

()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

望去山腰一缕烟,到来钟梵肃诸天。道人已习头陀行,为乞蓑衣与种田。

()

临江古寺接层穹,浩荡川原入望空。驿路高悬飞鸟外,涛声直走乱山中。

人生到处鸿留雪,我意浑如鹢退风。羸马敝裘游欲倦,一鞭回指海云红。

()

茗烟微,灯蕊烬。夜已四更定。不唤鸦鬟,罗荐自家整。

趁他移过墙来,窗棂斜月,留一扇、翠微花影。

()
西城别袂望东城,勇发征车却怯行。
朋肯声前金阙恨,胡卢歌里玉关情。
莺啼有意因风断,山影无垠为月横。
人世分携吾可那,千锺不醉在天明。
()
别时落落问山风,见日清霜鸣哑钟。
二谢有诗皆可诵,七言兼与见传宗。
举幡故异司隶救,右袒徒闻吕氏从。
君独凄凉能过我,逢迎敢作谬为恭。
()

书屋水云东,轩车路忽通。烟霄十年别,虾菜一尊同。

问俗先民隐,论诗到国风。向来多献纳,台省竟需公。

()

白发四老人,汉皇不能致。羽翼功既成,飘然归地肺。

留侯虽强食,未闻更延世。萧傅辞旧恩,怅然仇廷尉。

()

水面光初乱,风前影更轻。背镫兼背月,原不向人明。

()

浅交多别语,情极易忘言。送客风生舵,怀人月到门。

夜长偏旅榻,秋早是江村。复向论心地,何年共一樽。

()
明时乐事输诗酒,帝里风光剩占春。
况是白衣重得侣,不堪青旆自招人。
早知玉漏催三鼓,肯把金貂换百巡。
大抵仁人怜气类,不教孤客作囚身。
()
江边日日强登台,越柁吴樯久不来。
投迹东巴留万里,侧身南极望三台。
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开。
圣主得贤如作颂,微臣愧乏子渊才。
()

江上一为别,令人长忆君。碧虚灯影送,清籁梵声闻。

月落林扉静,潮回岛屿分。何时高阁上,对卧碧山云。

()

十二仙人控紫鸾,顶门一去不曾还。
当时鸡犬升天尽,只有浮云住世间。

()
大晦出小晦,过尽山峰翠。
寒云抱幽石,枯卉老壖濑。
沿流路逼侧,当道屋破碎。
却立重回首,瀑布泻云背。
()
虚栏四面挹湖光,最爱薰风六月凉。
万朵鞭蕖红影闹,两行杨柳绿丝长。
铺陈雪月晶明态,商略阴晴浓淡妆。
四序清游总如此,春波何事独名堂。
()
城上乌,群相呼。
群相呼,护其雏。
公侯干城民父母,官军见贼莫遁逃。
城中之民势亦孤,安得千金觅壮夫。
()
三髻轩昂,一般仙格。
宜乎花戴青黄白。
这些道意少人知,马风再遇亲传得。
欲要修持,须依法则。
()
渔舟閒上揭疎篷,倚遍苕华岸岸红。
两日新秋凉便觉,费人诗句是西风。
()

走本山中人,感激趋燕台。
谬辱弓旌招,愧乏谋议陪。
先生如春风,盎然嘘陈荄。

()

江南牡丹凡有几,德安打头歙为二。
金陵旧物间有之,池阳吴郡皆居次。
地近京畿种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

()
挥手群玉府,说驾石帆山。
偶与片云出,却随孤鹤还。
松风暮萧瑟,石溜夜淙潺。
阿敏读书处,更添茆一间。
()

修竹当窗白日达,山僧出定客来时。
欲从节下题诗句,妙在无言不在诗。

()

节运同可悲。莫若春气甚。
和风未及燠。遗凉清且凛。

()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

郎官宰新邑,别酒须更劝。随行但琴鹤,况乃仆夫健。

担簦与负书,累憩不知倦。于时春已阑,花卉杂藤蔓。

()

毒虫含弩满汀沙,荒草深眠十丈蛇。遥望天边红似火,瘴云飞落木棉花。

()
槛外滔滔水,岩前冉冉云。
行人舟似叶,题墨藓生纹。
岁月帆樯去,山川楚蜀分。
十年三舣棹,永愧北山文。
()

程王二夫子,听履上甘泉。
咳唾妙一世,万斛明珠圆。
官居季孟间,风义帝相先。

()

南山南,北山北,其中有竹人不识。托根数茎临严霜,虚心愿并幽溪柏。

秋深草木零落尽,此竹亭亭终不易。

()

龊龊古之人,伤心广陵废。
遂弦芜城歌,半夜一挥涕。
蕙纨随草衰,藻黼归尘翳。

()

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尧舜。功高国愈危,权重主亦震。

九锡书方来,三让表已定。天子愿避贤,群公竞劝进。

()

花前月影摇双阙,楼上香尘净六街。公子金盘留客醉,夜深宝马过秦淮。

()

马头雪絮舞花深,便觉新阳改故阴。
天上素光开玉府,眼前一色是琼林。
定知洄曲师当捷,且把新丰酒独斟。

()

诸子邮亭引话长,为官今日重为郎。共言短榻来高士,不道南窗有上皇。

珠海白鱼肥数尺,碧山红荔种千行。故乡未敢频回首,一日衔恩五斗忙。

()

士学端成己,工夫要自程。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

美玉资勤琢,良才讵小成。心期须后会,拭目更增明。

()

野日苍峰路,青天一布巾。莺花真老计,天地此遗民。

海瓮仙醅熟,仙居帝画真。白头今太古,公外更何人。

()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愁看柳渐绿,更忍折残梅。

()

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一点春有馀,万古香不了。

()
桃花几片隔墙飞,独自危楼徙倚时。
目遂断鸿云外没,东风吹泪落天涯。
()
一口吸尽西江水,磨却马师三尺觜。
马驹蹋杀天下人,惊雷破浪非凡鳞。
马祖庞公,水泄不通。
游鯈方乐,科斗生角。
()

简斋居士不饮酒,一入香林更不醒。
驱使小诗酬晓露,绝胜辛苦广骚经。

()

梁汉褒斜险,夫君畏远游。家临越山下,帆入海潮头。

岸柳行稍尽,江莼归渐秋。故乡看衣锦,宁羡李膺舟。

()

玉质纯苍理緻精,锋芒都尽墨无声。
相如间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
三髻山侗,拜闻张氏。
看人布施终非是。
临渊休羡锦鳞肥,退而结网脂瞻视。
欲住蓬瀛,何劳翘俟。
()

相对封人共祝尧,玉觞潋滟酒浮椒。
千山佳气供红旆,一道仁声赖翠轺。
南极爷祈天上寿,东风不隔海滨遥。

()

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

()
权舆於我屋渠渠,久敬如君世莫如。
明月清风诗满案,好天良夜酒连车。
樽前远韵轻盈菊,醉后分题烂慢书。
凡此坐中人十九,铭枢玉带客金鱼。
()

舟出太湖险,语溪投暮钟。听风多在竹,看月不离松。

柝护城三里,鸡鸣村一重。长安明日路,霜草滑归筇。

()

黄艳花前白颔翁,忆君诗思入霜风。如今相去犹未远,明年把酒望江东。

()
学士经筵论古今,花塼日上两三寻。
天颜有喜人知否,认得唐肤用意深。
()
新城果园连灢西,枇杷压枝杏子肥
半青半黄朝出卖,日午买盐沽酒归。
()

大厦中构,山屹云斗。黄河畎浍,太行培塿。整庶宣风,缉戎备寇。

镇宁一方,光辅元后。

()

长剑倚天外,永夜蛟龙吟。霜刃小玷缺,弃置荒江浔。

朽钝等铅刀,剥蚀岁月深。一朝蒙淬砺,寒风起阴森。

()
禁门开始入,城观迥难攀。
仗马矜骖乘,宫鸦学卷班。
曙云藏北斗,晴雪见西山。
肃穆垆烟外,珊珊响佩环。
()

人前一语撞翻墙,直气西秦本故乡。
雪野射麋轻队马,杏园移象矮交床。
诗忙渴砚酒磨墨,睡足趄廊花夺香。

()
发蕚九华隈。
开跗寒露侧。
氤氲非一香。
参差多异色。
()
()

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版筑林光尽,坛场霤听疏。

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唯有骊峰在,空闻厚葬馀。

()

秋风南雁下翩翩,传得梁园白雪篇。握里灵蛇堪借色,管中文豹未窥全。

登楼作赋怜清况,入署含香笑暮年。屈指重逢何处是,春来期并泛湖船。

()
麦熟熟,黄云肩堆满屋。
大儿烧穟事治谷,小儿撷蔬归作粥。
阿翁饱去摩挲腹,柿叶浓阴对黄犊,快活一生甘碌碌。
君不见秋崖白头守残牍,麦虽熟,饭不足。
()

十年不踏玛瑙石,今日重登口子峰。
外湖水绕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
崔老题诗欲招鹤,生公说法善降龙。

()

惟永初,德丕显。齐七政,敷五典。彝伦序,洪化阐。王泽流,太平始。

树声教,明皇纪。和灵只,恭明祀。衍景祚,膺嘉祉。

()

三川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侍从臣。休闭玉笼留鸑鷟,

早开金埒纵麒麟。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
至宝非关少识真,都缘未睹十城珍。
如何绝域穷南地,却有唐朝辅相人。
()

万里烽烟净,三边雨雪晴。暮笳清有韵,寒鼓湿无声。

铁甲埋霜重,金戈映月明。旄头看渐暗,四海乐升平。

()

邑小犹能满万家,山耕溪钓足生涯。倦来不暇听更鼓,睡觉东窗月已斜。

()

诸郎联璧万人看,新有诗声伯仲间。
作意登临还得句,此生宁复要长闲。

()
欹枕邯郸梦忽残,黄紬被稳日三竿。
起来门外霜如雪,始信人间有夜寒。
()
路入宣城山便奇,苍蚪活走绿鸾飞。
诗人眼毒已先见,却旋褰云作翠帏。
()
唤得岚乡昨梦回,东风万里上金台。
出关曾解婆娑否,枝北枝南一种梅。
()
望瀛洲尺五,听海客、诧登临。
记岛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
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赋寓良箴。
槐府黑头旧业,芹宫青岁雄襟。
()

程君文笔工无比,姿媚何尝解俗书。累压箧中为长物,不妨啜汁赏心馀。

()

殖虽无远近,开独占三冬。
怨入胡笳切,香凝素脸穠。
有了调金鼎,遗根益县封。

()

千金骏马五花文,可是南阳帝里亲。圣代恩涵溟海阔,独怜烛武不如人。

()

薇省风清秋正深,朝天匹马去骎骎。九重大举尊亲典,四海同倾祝圣心。

周雅思齐传自昔,虞廷至养亦如今。鹓班拜舞承恩重,洗耳归途听好音。

()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

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

()

我作坐隐辞,客来问我坐隐方。
开门进客还复坐,为客历落言其详。
隐朝市,我不能冲尘冒暑走遑遑。

()

气干参天拟万寻,圣门梁栋自堪任。豸冠岳岳锋棱峻,凫舄翩翩惠爱深。

可忍佳城玉埋土,最哀慈幄血沾襟。传家赖有双珠在,不尔如何慰士林。

()

积雨晴光霎。偃南荣、萧然斗室,炉熏梵夹。门外绿潭风乱响,何处橹声飒飒。

又惊起、陂塘睡鸭。此地蜀风殊不恶,况翁家、原住巴东峡。

()
一品归来,强健日、小园幽圃。
扁舟兴、恐天未许。
想当年、持汉节。
众齐咻楚。
()
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资。
初尝学步来朝谒,方及能言解诵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
()

塞鸿飞尽暮云残,词客悲秋共倚阑。二女渚连还北向,九疑山隔正西看。

荒台枕石波声小,野庙临江树影寒。乡土岁时浑不恶,越吟空自老南冠。

()
庭静汲长孺,官师萧望之。
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
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
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

少年开府富平侯,鹊印曾提过鹭洲。十叶金貂承雨露,三山瑶草羡风流。

晨挥玉麈临宾榻,夜拂银灯运将筹。归去彩云依北阙,思君明月在南楼。

()

字画依稀古老钱,火中埋没几团圆。休言转眼全无用,买断鳌峰不夜天。

()
物理或难诘,疑经多未通。
蜚虽笔麟史,荔不产龟蒙。
记异因同蜮,为灾岂减螽。
恨余非博识,安敢注鱼虫。
()

门与青山近,青山复几重。雪融皇子岸,春浥翠微峰。

地有经冬草,林无未老松。竹寒溪隔寺,晴日直闻钟。

()

封西风,亭亭一树,个侬好风味。和烟和月,也无人怜惜,不胜清丽。

水晶帘额深深倚。天寒私自喜。似小玉、夜长无伴,上床铺粉被。

()
露白霜清晓气浮,菊花满意为谁秋。
西风毕竟真廉吏,狼藉金钱散不收。
()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

旃檀楼阁倚中天,借住僧房又隔年。方外几时堪结社,名山到处可栖禅。

晓携金锡云生钵,夜对龛灯月满船。我忆远公能说偈,临风谩为写长笺。

()

说经蠡测海,且欲付家藏。
难为越言雪,徒令鬓似霜。
荷君心见许,雇我道非长。

()

积阴解尽可信眉,梵宇仍容款扣扉。
山净且无尘一点,湖平惟有鹭双飞。
杯行客恶思传令,劫急棋争看解围。

()

婆娑偶寄漆园间,荒径苔深颇似閒。公事只堪对流水,宦情吾自有青山。

窗中蝴蝶频支枕,松下楞伽一掩关。闻道故人罢官早,白云遥羡鸟知还。

()
月出青松林,照我松下户。
床前光未满,裴回更延伫。
莲漏下初更,绿烟散东坞。
浩歌步中庭,衣露湿如雨。
()
暮雨昏平远,南山渐不分。
濛濛连楚塞,细细湿行云。
从宦成羇束,登危厌纠纷。
何时疏竹里,还向旧山闻。
()
诏书昨夜催春到。
绿野花争早。
几枝先见海棠开。
全胜陇头冲雪、寄江梅。
()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

()

国门西出小徘徊,中使传宣遽勒回。
南渡山河天一角,不知待罪合谁来。

()

城郭雪深三四尺,穷谷大川那可量。虎狼凭威肆贪虐,雀鸟冻死何哀伤。

海中三山失颜色,尧时十日无晶光。梅花相看夜忘寐,门外不知回野航。

()

宝妆云髻亸金衣,娇小丰姿傍玉扉。新入未谙宫禁事,低头先拜段纯妃。

()

风捲残云暮雪晴,天空野树水烟横。凄迷望断平安信,衰薄如逢太瘦生。

月冷冰梢清入骨,霜交疏影澹无情。岁寒物色多相似,到此方知晚节成。

()

远山低、半留残雪,望中清景殊绝。寒云渐逐西风散,村落午烟摇曳。

行路客。被簿领沈迷,又度隆寒月。岁尽阳回,何日是春来,早梅花萼,看透几分白。

()

冉冉新霜上□毛,相逢何事论英豪?山城雨重钟声短,海国风清剑气高。
且自草衣同牧竖,不须骢马列官曹。
古来勋业真堪笑,三士杀身争二桃。

()

文榱绣栱切浮云,喜色先开万井春。未俯栏干窥独鸟,已惊衽席度游人。

()

疏林逗明月,散乱成清影。
流藻舞波寒,惊虬翔壑冷。
云来稍欲翳,风动纷难整。

()
谩说教人学诵经,胸中泾渭甚分明。
金沙影里无穷数,一滩流水声。
()

通蜀连秦山十二,中有妖灵会人意。斗艳传情世不知,

楚王魂梦春风里。雨态云容多似是,色荒见物皆成媚。

()

郁蓝天上艳肌神,降作人间第一真。
葵萼任含倾日态,梨花翻作洗妆人。
巧添绮绣丛中景,浓污笙歌窟里尘。

()

云台峰上五龙仙,吏部才人亦好玄。双剑精灵成寂寞,解颐还有李青莲。

()
龙寻多伟观,立马徘徊。
地僻风埃少,天成图画开。
仅留官驿在,无复酒徒来,一雁长空去,凭高叫不回。
()

离奇古木不中绳,以之为器器不平。吁嗟岂是樵爨物,高人一见眼自明。

登君之堂作君几,我取离奇不取平。古之奇人多礧砢,其貌嵚巇而可惊。

()

塞直慕南董,良明宪夔皋。孰为非我事?相命须其曹。

被褐骞寒素,奉璋参俊髦。王戡载简册,臣职放牲牢。

()

丝絇趁晓紫宸朝,悯俗超然曲远游。
富贵傥来心止水,隐思不耐鬓先秋。
谁知皓首太玄草,独对青山大白浮。

()

推把平氈水上开,坐看飞絮扑琼台。
酒豪耳热笙歌拂,应怪幽人此地来。

()
赤地我居苦,寸心天我知。
元元争救死,凛凛强夫危。
备具先三日,忧端彼一时。
倏然返生意,人力岂能为。
()

休言谈笑却边烽,秦将功多自不封。一片平阳歌舞月,可曾双匣照芙蓉。

()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拚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

忝是三年使,重为万里游。碧鸡仍照眼,白雪已生头。

细雨苴兰暮,疏枫菜海秋。当时同辈尽,驽下愧辕辀。

()

贼众侵元公死之,百年俎豆谓非宜。天弓若射欃枪日,并毁降旗与战旗。

()

谯国门传缙以绅,善男子即是帝王孙。
文商碑背题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钧。
既出四门观生老,便知六贼不相亲。

()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

紫微垣近一小星,作戏预与太阳敌。
诸半旁观信雄武,不逃书记收兵策。
开封府尹真天人,受谮朱崖疑老臣。

()

《广陵散》绝动哀吟,孤幌疏风雨暗侵。自痛文康埋碧玉,谁将贾岛铸黄金。

西州泪寄鹃啼尽,东海魂归鹤怨深。呜咽不成怀旧赋,独挑残焰夜沈沈。

()

厌郎思出守,遂领汉东军。望月逢殷浩,缘江送范云。

城闲烟草遍,浦迥雪林分。谁伴楼中宿,吟诗估客闻。

()

忆昔吾家,有万卷楼,城西毫村。自江陵道尽,牙签半失,感阳焰熄,玉轴犹存。

借去一瓻,亡来三箧,墨化妖螭赴海门。无多剩,似乱馀故旧,卖后田园。

()

汉南婵媛子,临歧忧清露。罗袜惜已微,中心良有故。

美人去我遥,思之若晨暮。莞簟有馀清,肃肃警宵寤。

()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著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

使君人物旧乌台,天听虽高力挽回。
湖水欲平江为退,秋田未旱雨朱来。
云随黄鹤游何许,风满南楼亦快哉。

()

白马紫金鞍。
停镳过上兰。
寄言狭斜子。

()

大抵百年争一瞬,髯翁留得好仪形。德柔似惠堪为诔,言慎如金可勒铭。

书鬼昔徒闻李贺,酒星今不认刘伶。反真须信为人苦,那向篇章咏鹡鸰!

()

西方真人为行密,臂上记珠皎如日。佛名无著心亦空,

珠去珠来体常一。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

()

寒床久矣谢红妆,无复山妻犯太常。群少也遵房老约,不□天壤有王郎。

()

繁花昨夜香苞裂,露裛风吹照野时。
能与离人添怅望,一时留与子规啼。

()

旧德庸舒国计忧,青云谁解泣西州。峰坳石倚延陵剑,涧户霜含大壑舟。

天宠十年寒马鬣,墨花何处借龙楼。凭君一曲山阳笛,吹入凉风垄树秋。

()
陂行欲尽山崛起,十数人家住山觜。
行人不炊市无米,买饼充肠听颐旨。
日未薄山收市里,闭户人家呼不起。
今春倦憩车曾抳,风物人情不如此。
()
香罗细葛端阳节,绛帐青衿少小诗。
曩以弹丸俘晋孽,今于筒黍吊湘累。
千年感旧慵开卷,一酌销忧强把卮。
蒲酒少年供母后,村南村北恣游嬉。
()

扬云不邀名,原宪本遗荣。草长三径合,花发四邻明。

尘随幽巷静,啸逐远风清。门外无车辙,自可绝公卿。

()
六桥柳色翠迷津,画舫迟移送酒频。
醉眼不知三月暮,赏心又度一年春。
莺谐急管催歌板,燕蹴飞花堕舞裀。
年少莫将行乐误,坐中半是白头人。
()

山腰危殿倚青葱,知是云峰第几重。恐有书生来问道,为凭轻打饭前钟。

()

朋聚远方乐,游从智者欢。旷怀欣四美,通志恣千端。

舟破光天色,人惊静夜澜。凉薰乘暮意,弦月挂初冠。

()
三转法轮於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於是现世间。
()

峭寒楼阁,早春帘槛、一树冷烟愁遍。玉容初浣不曾妆,但粉泪、盈盈香溅。

惜花还住,羞花欲去,去住总教花怨。护花双袖惹清霜,怕风妒、花魂成片。

()
日往月来,终则有始。
半行天上,半下地底。
照临之间,不忧则喜。
予何人哉,欢喜不已。
()

愁君远道迷风雨,邂逅忽随风雨归。应为高堂念行李,却从渔父借蓑衣。

昆虫岁晚闭关早,鸿雁江寒接羽稀。天地悭贤于子极,且须时命向荆扉。

()

好闲不复爱轻肥,病起神清与道宜。药灶夜寒薪焰歇,书窗昼寂竹阴移。

坦怀莫学途穷哭,行己应无屋漏欺。里巷游从须勉强,相逢犹记是童儿。

()
薄暮出龟峰,何嫌细雨冲。
道边方闭户,溪阁正鸣钟。
客意冷如水,诗情哀似蛩。
更思眠借榻,终夕听淙淙。
()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
把长庚才调,小施筹笔,犹处囊锥。
鸾枳氵鸡滩发轫,指日问朝衣。
雪片梅花外,已露南枝。
()
不死谷神妙道,杳冥中有还丹。
坤牛乾马运无边。
却是修行真汉。
脱去名缰利锁,金童玉女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