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山中朗读

《山中》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古木苍藤正一丘,
草庐吾亦爱深幽。
断无俗物敢排闼,
尽有好山堪倚楼。
已老始知书作崇,
不才宁与命为仇。
石床只在松阴底,
拳手支头百不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景物和自身心境,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尘嚣的远离之情。

诗的开篇,“古木苍藤正一丘”,描绘了山中古老的树木和蔓草,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接着,“草庐吾亦爱深幽”,表达了作者对深山幽谷的钟爱之情。他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追求宁静和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拒绝和对山中景色的倾慕。作者在山中过着清净的生活,拒绝了尘世的琐碎和喧嚣,而融入自然,倚楼远眺,尽情享受山中美景。

诗的后半部分,“已老始知书作崇,不才宁与命为仇”,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才悟到读书的重要性。他意识到自己的才华有限,与命运无法抗衡,但对于读书的追求却始终不懈。

最后两句,“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简朴的生活。他以松树的阴凉为床,用拳头做枕头,表示他对物质生活的不计较,对安逸与苦累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和自身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读书、山水的热爱和追求。这种追求与对世俗功名的不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重视,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真实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朗读
()

猜你喜欢

翠柔香嫩,乍春风庭院。
换却幽人读书眼。
淡鹅黄袅袅,玉破梢头,莺未啭,绿皱池波尚浅。
王孙才别后,长负芳时,碧草萋萋绣茵软。
()

柔桑满野麦成川,晴色连陂雨在田。顾影寂寥谁与语,据鞍閒暇不妨眠。

尘劳可厌非今日,老大无堪异昔年。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

()
秋阴不可解,澍雨忽连朝。
贫居庭除狭,涨潦时惊飘。
老夫凌晨起,山木鸣萧萧。
开门买野菜,菘薤喜新苗。
()
但知鬼目为芝草,谁信羚羊破佛牙。
娘子阿姨何处辨,时人识卖假金家。
()

当头见新月,细步出帘拜。待得如镜圆,妾心方称快。

()

香风细细入东荣,嫩刺柔条叠绛英。
飞下神霞缘底事,剪来曾傅董双成。

()

伤廉伤惠两皆难,成始成终耐岁寒。有往有来方是礼,非宾非主意何安。

()

霁夕开芳甸,祠官怅独游。银潢横殿落,壁月抱坛流。

汉畤饶烟雾,秦城逼斗牛。甘泉词调绝,疫病若为酬。

()

笑剔银灯再赋诗,一庭花露隔帘垂。羊求幽径来何暮,禽向青山愿已迟。

薄醉伴琴眠短榻,高吟惊鹤起危枝。与君终岁穷图史,从此园蔬莫更窥。

()
吼雷催雨飞沙走。
走沙飞雨催雷吼。
波涨泻倾河。
河倾泻涨波。
()

固城朝送客,东坝晚留侬。浙近风烟好,春回港汊通。

北来愁乱辙,南去喜疏篷。不是趋朝市,松江学钓翁。

()

道人诗思前溪水,流出山来亦自清。
谩寄凤凰台畔雪,不妨竹里润琴声。

()

他时谁捧土,蕞尔便名山。陈迹浮烟没,先生一笑看。

雨馀蛙吹满,秋霁鹤忘还。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

()

青袍白面旧参军,风宪新除死后闻。清梦觉来清泪集,屋梁落月白纷纷。

()

问地扶胥选胜裁,久闻玉镜已无台。一船明月寒波上,便是天心夜半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