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咏史(二十一首)朗读

《咏史(二十一首)》是明代刘基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凯风扇朱夏,草木生清凉。
卧疾澹幽旷,白日悠且长。
散帙观古人,喟焉想虞唐。
阳春能几何,阴气多繁霜。
天道谅悠悠,人理亦茫茫。
咏歌寄深情,歌罢增慨慷。

诗意: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凯风拂面、夏日草木生长的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色。然而,作者卧病在床,心境宁静而空旷,白天似乎变得格外漫长。

作者散开古书,观看古人的事迹,感叹古代的荣耀和辉煌。喟叹间,他想起了虞舜和唐太宗这样的伟大人物。阳春时节能够持续多久?阴气和寒霜的积累又有多少呢?这里言语间折射出历史沧桑和时光的无情。

天道悠远而广阔,人类的理解和把握却是如此渺茫。最后,作者以咏歌寄托内心深情,歌声停止后,他的感慨和豪情都更加激荡。

赏析:
《咏史(二十一首)》以古人和历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时光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作者卧病之间的对比,诗中展示了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差异。作者借助古人的事迹唤醒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并呈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随着诗意的推进,作者引出了人类对天道和人理的理解的有限性。尽管天道深邃而悠远,人类的理解却显得渺小。最后,作者通过歌唱表达内心深情,歌声的结束带来了更加激荡的豪情和感慨。

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时光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意象描写,使诗意更加鲜明。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让人回思历史的同时,也思考自己在时光长河中的位置和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乱山无主隔前溪。水自东流我自西。柳外桥边住马蹄。

意凄迷。芳草连天一望低。

()

挂帆彭蠡泽,渺渺但乘风。日月涵元气,匡庐插太空。

鸿多遵浅渚,龙自远幽宫。何事䲭夷子,飘然类转蓬。

()

沧海有风鹏翼健,青云得路马蹄轻。

()
月砌啼秋蛩,风枝起夜禽。
洗愁镫下酒,惜别梦中心。
露重惊寒早,更长觉漏沉。
明朝览青镜,玄鬓有霜侵。
()

昔人好沈酣,人事不复理。

但进杯中物,应世聊尔尔。

()

暂揖市上鞭,一送云中辔。归时五游成,示我青苔字。

()

别时圆月照江天,不见人归见月圆。那因得并清光转,夜渡梅花到尔边。

()

仙槎移到此,杳杳白云根。
石乳漏崖响,山腰界雨昏。
径幽盘过险,桥断涉惊浑。

()

当日吹篪两渡淮。感君长贳酒、醉高斋。十年分手各天涯。

频频望,红叶喜当阶。

()
頖宫德厚仍信矼,北扉笔力谈笑扛。
重圭叠璧凛群视,不使东瓯成陋邦。
日边时见召仙李,林下那容栖老庞。
故园此日成胜聚,归梦不泛潇湘江。
()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

诗到穷玄更觉难。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

()
荦确崎岖峭壁间,险过巫峡更潼关。
石头莫待微相磕,便合收心早早还。
()

阳精去南陆,大曜始西流。夕风凄谢暑,夜气应新秋。

重门月已映,严城漏渐修。临风出累榭,度月蔽层楼。

()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
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
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
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
()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