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神母庙诗

巢湖神母庙诗朗读

《巢湖神母庙诗》是一首宋代陈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舟之来兮风高,
荡汩潏兮帆招。
燎薰在堂兮洁涓牲牢,
望神俨然兮敛袵,
愿速济我兮不崇朝。

舟之去兮风微,
波渺瀰兮迅于,
飞帆拂兮茫无涯。
眼眩胆栗兮将安之,
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秋深兮木落,
葭苇萧骚兮清日薄。
神兮今焉在,
吞吐月星兮独处廓。

神甚仁兮宁以为祸,
愚有弗虔兮幸贲过。
天地一叶兮相继,
神无波涛兮骇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巢湖神母庙的舟行体验,并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求。诗中通过描绘舟行的风高浪急和风微波渺的景象,表达了舟行的艰险和不确定性。作者在神母庙抬头仰望神像,感受到神灵的庄严和威严,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平安快速地度过困难,不受世俗的纷扰。

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作者以木落、葭苇凋零、阳光渐淡为背景,凸显了季节的转变和大自然的寂静。作者通过描绘神灵吞吐月星、独自存在于广袤天地之间的形象,表达了神灵的神秘和超然,以及人类的微小和敬畏之情。

赏析:
《巢湖神母庙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神灵形象,融合了自然与信仰的元素,呈现出一种宏伟而虔诚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风高浪急的动态描写、眼眩胆栗的情绪表达,以及神光照耀下的景色描绘,使整首诗词生动而深情。

诗人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求贯穿全诗,表达了人类对于超越个人力量的信仰和仰望。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类行为的思考,作者认为神灵是仁慈的,但人们的愚昧和不虔诚会带来灾祸。最后两句以天地一叶、神无波涛的形象,暗示着神灵的神秘和超然,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敬畏。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信仰和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启迪着读者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炳

宋虔州赣县人,字晦之。结庐崆峒山,躬耕求志,勤于著述。包拯曾师事之。有《文权》、《白云编》。...

陈炳朗读
()

猜你喜欢

霭霭朝云,矜春态度。楚宫梦断寻无路。欲将尊酒遣新愁,谁知引到愁深处。
不尽长江,无边细雨。只疑都把愁来做。西山总不解遮栏,随春直过东湖去。

()

公孙曲学听渠阿,正则宁随上下波。
浪忆笑谈今已矣,不知眠饭近如何。
故人几上书应少,俗客门前屦岂多。

()

六纛双旌隐画扉,月明霜白路人稀。燕归不识将军垒,犹认乌衣旧宅飞。

()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
闲闺蓦地停杯忆,如许春光伴寂寥。

()
几代贞元会,还生忠简孙。
清风拔薤本,爱日护葵根。
疋马驰周道,分公翰蜀门。
保安桥上路,手涤瘴云昏。
()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

清宵不看月,谁忍负秋辉。
林壑欲相乱,江风来甚微。
名香生道念,落叶点山衣。

()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
圭塘种藕已多时。
贴水晓星稀。
生意一朝回。
便万柄、红酣绿*。
()

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空里跃红妆,始觉清明至。

累累乌角丸,浊香满唐肆。麦苗鬖马騣,高低叠青翠。

()
三殿飞云禁钥开,风从天上送春来。
诸藩玉帛朝元日,齐献南山万寿杯。
()

竹湖人之英,剧县勇自试。
三年川桃李,遣爱及僮稚。
咸欲父母之,谓吾公之子。

()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
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
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
山中好景年年在,人事多端日日新。
不向青山生恋着,只缘身世总非真。
()

石镜当年始发祥,皎如秋月弄寒光。
山川精彩无人识,付与樵夫敲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