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鹧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
啼时露白风凄凄。
黄茅冈头秋日晚,
苦竹岭下寒月低。
畬田有粟何不啄,
石楠有枝何不栖。
迢迢不缓复不急,
楼上舟中声暗入。
梦乡迁客展转卧,
抱儿寡妇彷徨立。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
生不辞巢不别群,
何苦声声啼到晓。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
南人惯闻如不闻。
诗意:
这首诗以山鹧鸪的啼声为主题,描述了山鹧鸪在清晨和黄昏时不断啼叫的情景。它的啼声伴随着露水的洒落和凄凉的风声。诗人通过描绘黄茅冈和苦竹岭的秋日景色,以及畬田和石楠树上的食物,表达了山鹧鸪找食的真实情况。诗中还描绘了一座楼上和一艘船中传来的微弱声音,以及一个迁徙的人在梦中辗转的场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山鹧鸪作为本土鸟类的特点,它们生活在这里,不离巢穴,也不离开同伴,诗人对它们不断啼叫到黎明感到惋惜,认为只有北方人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哀婉之音,而南方人却习以为常。
赏析:
《山鹧鸪》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山鹧鸪的啼叫声展现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声音的隐约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人通过山鹧鸪的啼叫,抒发了自己迁徙生活和寂寞困苦的心境,以及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之情。他通过对山鹧鸪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感情与心境,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生活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的共鸣。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