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余公挽诗鉴赏

原文

假荫非公志,书生若命何。
高才宁汩没,荣路故蹉跎。
仲子能传业,词场遂决科。
暮年方慰意,乐极又悲歌。

赏析

《参议余公挽诗》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假荫非公志,
书生若命何。
高才宁汩没,
荣路故蹉跎。
仲子能传业,
词场遂决科。
暮年方慰意,
乐极又悲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和人生抱负的思考。诗人自称“余公”,谦称自己为“公”,而表达了自己并非真正的官员,只是一位虚拟的参议者。他感叹书生的命运如何,高才者也往往黯然消逝,辉煌的未来也常常受到挫折。然而,仲子(指孔子)能够传承学问,使得诗歌的境界得以升华。在晚年,诗人终于感到安慰和满意,但乐极之后又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我谦称和虚构的身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抱负的思考。诗人对书生命运的反思,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高才者尽管有才华,但往往也会在现实生活中面临挫折和困难。然而,诗人以仲子(孔子)为例,认为有些人能够通过传承学问和智慧,超越个人命运的限制,使自己的存在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最后,诗人在晚年感到慰藉和满意,但又透露出乐极生悲的情绪,折射出人生的复杂性和无常性。

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思考,呈现了一种对于成就与挫折、欢乐与悲伤的交织感受。通过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诗人唤起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引发共鸣。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真实感受,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