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殿学士陈公挽词鉴赏

原文

台岳钟神秀,居然社稷臣。
海涵书万卷,魁冠数千人。
南服频怀绶,西垣屡演纶。
惜哉真汉相,不遂秉洪钧。

赏析

《观文殿学士陈公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观文殿学士陈公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台岳钟神秀,
居然社稷臣。
海涵书万卷,
魁冠数千人。
南服频怀绶,
西垣屡演纶。
惜哉真汉相,
不遂秉洪钧。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而雄伟的语言描绘了陈公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诗中的"台岳钟神秀"表达了陈公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他在学术上有着非凡的造诣。"居然社稷臣"则表明陈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政治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

"海涵书万卷,魁冠数千人"这两句诗意呼应,描述了陈公渊博的学识和广博的阅读量。他涵养了海量的知识,胸怀博学,脱颖而出,成为了众多学者中的佼佼者。

"南服频怀绶,西垣屡演纶"这两句描绘了陈公在官场上的荣誉和地位。穿着南方官员的服饰,怀揣着官员的绶带,屡次在西垣(指朝廷)上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最后两句"惜哉真汉相,不遂秉洪钧"表达了作者对陈公的惋惜之情。"真汉相"指陈公具备了成为伟大宰相的品质,但却未能获得实现抱负的机会。"不遂秉洪钧"意味着他未能得到掌握国家大权的机会。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观文殿学士陈公的崇敬和思念之情。通过赞美陈公的学识、才华和品德,诗人表达了对陈公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惋惜。整首诗气势恢宏,表达了作者对陈公的推崇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能够为国家尽忠职守而又未能得到实现的遗憾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