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鉴赏

原文

山头枯木半生耳,山下琉璃剪碧水。
登山临水两超然,刻烛千篇对夫子。
我生也是不羁人,白眼望天人共嗔。
相逢赖有知音鲍,挥麈不疑咳唾真。
子今更与竹林绝,我独凄然守株拙。
望公声誉腾九天,不惟去作铮铮铁。

赏析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是宋代邓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头枯木半生耳,
山下琉璃剪碧水。
登山临水两超然,
刻烛千篇对夫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的景象。山头的枯木已有一半长满了耳朵(指杂草丛生),山下的琉璃剪着碧绿的水。站在山上俯瞰水景,作者和自然景物相互独立,超然而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点燃蜡烛,与孔子的思想对话,刻下了一千篇诗文。

我生也是不羁人,
白眼望天人共嗔。
相逢赖有知音鲍,
挥麈不疑咳唾真。

这一节表达了作者不拘束于世俗的个性。他用白眼(一种表达蔑视的目光)望着天上的人们,与他们共同嗔怒。然而,作者幸运地遇到了知音鲍(指鲍照),他们相逢之后,鲍照挥舞着麈(古代官员用来赶走蚊虫的扇子),不怀疑作者的才华,不咳唾(嗤笑)他的真实情感。

子今更与竹林绝,
我独凄然守株拙。
望公声誉腾九天,
不惟去作铮铮铁。

在这一节中,作者表达了与世隔绝的心情。他说自己与竹林(指隐士之境)已经断绝联系,而他独自一人凄然地守着株木,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然而,作者仍然向公众期望自己的声誉能冲上九天,不仅仅成为铮铮有力的人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独立和不拘俗世的态度。他渴望得到知音的理解和赏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声誉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具有一种自由奔放、超然物外的风格,体现了邓肃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