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易司谏鉴赏

原文

十载长安五往来,立谈无语口慵开。
懒看龌龊随时士,谁是艰难济世才。
韦布岂无堪将相,庙堂未易贱蒿莱。
上书欲谒平间去,光范门前肯自媒。

赏析

《谒易司谏》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场中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译文:
十年在长安城往来,
与人立谈无话可言。
懒得看那些龌龊事,
谁才能解救艰难世?

韦布岂不适任将相位,
庙堂从未轻贱人才。
想要上书谒见平台,
光范门前谁肯自媒?

诗意:
这首诗以长安城为背景,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经历和感受。他感叹自己在这座城市度过了十年,但与人交谈时却无话可说,口慵懒敷衍。他不愿意看到那些污浊的事物,而希望有人能够拯救这个艰难的世界。

诗中提到韦布,指的是韦庄和布衣。韦庄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布衣则指普通百姓。诗人认为,韦庄等有才华的人应该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而不应被轻视。他希望能够上书谒见朝廷,但却感到自己在光范门前很难得到重视和机会。

赏析:
《谒易司谏》揭示了作者对官场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愤之情。诗中的长安城象征着政治中心和社会现实,而作者的无语和口慵开则反映了他对这种现实的无奈和厌倦。他对那些“龌龊”的事物不屑一顾,渴望有人能够解救这个艰难的时代。

诗人对韦庄和布衣的提及表达了对人才的期望和社会的不公正。他认为有才华的人应该得到重用,而不应该被贬低。然而,他自己上书谒见朝廷却遇到了困难,他感叹自己在光范门前得不到机会和认可。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和社会的批判,展示了他对时局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它呈现了一种对社会不公和人才被忽视的痛苦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对社会改革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