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书鉴赏

原文

短衣穿结半瓢空,所住茅檐仅蔽风。
久诵经书皆默记,试挑史传亦旁通。
青灯窗下研孤学,白首山中聚小童。
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

赏析

《村校书》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短衣穿结半瓢空,
所住茅檐仅蔽风。
久诵经书皆默记,
试挑史传亦旁通。
青灯窗下研孤学,
白首山中聚小童。
却羡安昌师弟子,
只谈论语至三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教书育人的村校先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人形容自己穿着短衣,系着半个瓢,表示生活简朴,经济拮据。他居住的茅檐只能勉强遮风避雨。他长时间默默地诵读经书,熟记于心。他也尝试读史传,对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他在青灯下研习着孤独的学问,而白发已经在山中聚集,他的头发已经变白。然而,他羡慕着那些能够接受更高深知识教育的学生,他们只谈论论语和三公,这些都是儒家经典和政治人物。

赏析:
《村校书》通过对村校先生的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他朴素而艰辛的教书育人之路。诗中短衣、半瓢、茅檐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他贫困的生活环境。然而,尽管物质条件艰苦,他依然努力学习,默默耕耘,通过不断阅读经书和史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诗中的青灯和白首形象,象征着他孤独而坚持的求学之路,以及岁月的流转,映照出他已经年迈的身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接受更高等级教育的学生的羡慕之情,他们能够谈论论语和三公,这象征着他们在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优越性。

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一个村校先生的艰辛和追求。它让人们反思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在不同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是无止境的。它也引发了对社会不公和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思考,同时赞美了那些能够接受更多教育机会的人。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期待和渴望,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