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二首(来诗言饮酒、画竹石、草书·)鉴赏

原文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赏析

《再和二首(来诗言饮酒、画竹石、草书)》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置酒未逢休沐,
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
隔墙知是曹参。
丹青已自前世,
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
数行谁似高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轼与友人共饮的情景,并以此为契机,表达了他对绘画、竹石和草书艺术的思考。诗中也表达了对曹参的敬佩与赞美,赞颂了曹参的才华。通过描述自己的境遇和对艺术的热爱,诗人展示了对高尚情操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的典型风格,简洁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首句"置酒未逢休沐"意味着作者忙碌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放松。"越北燕南"指的是与友人相聚,共同欢庆。接下来的两句"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欢乐和共鸣,同时也表达了对曹参才华的赞美。"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揭示了作者对绘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过去文人墨客的敬仰。最后两句"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要求,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宁静闲适的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流畅的节奏展示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与友人的欢聚,表达了对曹参的景仰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追求,又抒发了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