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鉴赏

原文

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
总是镜空堂上客,谁为寂照境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
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

赏析

诗词:《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城南钟鼓斗清新,
端为投荒洗瘴尘。
总是镜空堂上客,
谁为寂照境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
绿叶成阴雨洗春。
记取明年作寒食,
杏花曾与此翁邻。

中文译文:

城南的钟鼓相互竞鸣,清新的气息四溢,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洗去流亡的尘埃。
镜子般空无一物的堂上,常有客人来访,
而谁是这个静谧境地中的人呢?

红色的英华在地上被扫,风吹动了黎明,
绿叶成为浓荫,雨洗去了春天的尘嚣。
记住明年的寒食时节,
曾经与这位老人为邻的杏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写的,描述了他参观南塔寺寂照堂的情景。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清明节前一天,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祭奠祖先,并且禁火三日,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这首诗词中,苏轼将自己游览南塔寺的经历与寒食节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留恋之情。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城南钟鼓相互竞鸣的清新景象,象征着新的气象和希望。第二句表达了苏轼来到南塔寺的目的,他希望通过参观寺庙来洗去自己流亡的尘埃,寻求心灵的宁静。

第三句中的“镜空堂上客”描绘了寂照堂的景象,这里的客人常常是寻求心灵安宁的人。然而,诗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才是真正体验这种宁静境地的人呢?这可能是对修行者和寻求心灵解脱的人的思考和反问。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清明时节的景象。红色的英华被扫在地上,风吹动了黎明的时光,绿叶形成了浓荫,雨洗去了春天的尘嚣。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更迭、春夏秋冬的变化,以及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是苏轼对这次游览的回忆和留恋,他希望记住明年的寒食时节,寓意着他对往事的缅怀和对过去友情的怀念。杏花与苏轼的邻居曾经相伴,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对友谊和亲情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以寂静、宁静的境地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过往友情的思考和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意象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抒发,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方式。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时光流转和人情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寻求心灵宁静和真正体验境地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