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鉴赏

原文

蜀人文赋楚人辞,尧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南来万里亦何为。

赏析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在建封寺过夜,清晨登上尽善亭,眺望韶石三首。蜀地的人们以文才自豪,楚地的人们擅长言辞。即使尧帝在崇山之上,舜帝在九疑之间,如果圣主没有真正修得道,南来万里也没有意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文化和道德价值的思考和反思。他通过描绘自己在建封寺过夜,清晨登上尽善亭,眺望韶石三首的情景,引出了蜀地和楚地两个地方的人们各自的长处和自豪。然而,苏轼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一种对于统治者的批判。他认为,即使一个君主地位高高在上,就像传说中的尧帝和舜帝一样,如果他没有真正修得道德和品德上的高尚,那么他的统治就没有真正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描写和对统治者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蜀地和楚地人们的赞美,展示了各地方的特色和人们的自豪感。然而,苏轼并不仅仅满足于对地方文化的歌颂,他用尧帝和舜帝的传说来映衬当时的统治者,表达了对于统治者道德价值的质疑。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圣主应该修得道德高尚,而不仅仅是拥有权力和地位。这种批判性的态度展示了苏轼对于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思考。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地方文化和对统治者的思考,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