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达此。独行傍山水,病中知汝情。两年归未得,昨夜梦分明。兵火经州县,遭逢数姓名。帘前悲喜处,山犬吠秋声。
怀足两。带雨请经去,扬帆不问程。愿归三峡寺,知返九江城。霜叶留山色,风林隐涧声。冷情宜绝壑,吟咏寄生平。
悼袁特丘中丞四首 其二。易别成辜负,多时恨未收。匡山从昔峙,楚水至今流。我隐何曾隐,君休竟不休。此生堪几误,惭望武昌楼。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四。敛想成虚咎,抬眸见佛灯。钟声随叶落,日色照江澄。牧竖歌方出,林僧归未曾。绕坛方一匝,足力减乌藤。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十一。频年无俗梦,始觉住山深。月落猿啼雾,烟销鸟在林。半开青竹牖,一畅白云吟。目送江帆远,焉知世上心。
将出岭留别雷峰诸子。一别榕溪寺,萧然独杖藜。六年林磬渺,千里暮云低。山水何曾异,乡关各自迷。夜帆忘所向,恍惚隔溪西。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已得溪山意,何疑世上情。腊穷松自见,寒尽草频生。撼树风声惨,入潭人影清。嗒然忘语默,不但百怀轻。
望石鉴归舟不至二首 其一。遥闻石长老,归自栖贤堂。知尔风尘苦,怜予海日长。江深连夜雨,风逆半程樯。出户望春树,新晴泛夕阳。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十一。负米远千里,开书欣八行。吾门犹有此,一众岂虞荒。稚子白葵扇,老翁青竹床。当轩且磅薄,乘倦到羲皇。
挽刘平田仪部。文章传胜国,苦节著当今。高寄遗民迹,徘徊选佛心。八行馀绪论,千里想清音。邈矣嗟梁木,典型何处寻。
悼无方二首 其一。归山将一岁,哭子畏心伤。因悼袁高老,重添泪数行。死生真电火,来去怯冰汤。濒海无人处,春蛙聒夜塘。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五。梅花开雪里,不畏寒风吹。百卉凋伤日,一溪烟雨时。枝从行路折,香爱晓窗知。自惬幽人意,宁辞鸿雁疑。
水。本自无筋骨,能乘万斛舟。入河惟一湿,到海汇千流。且莫惊波浪,还须识泡沤。相逢冷暖意,智者翻增愁。
泊韶石四更见月。山月出残夜,清波寒照人。推篷惟独坐,高咏孰为邻。塔影看何似,江声闻最亲。村鸡催曙色,烟棹又前津。
秋雁二首 其二。溪关非所计,芦苇是生涯。自顾寒云影,谁怜明月怀。一泓秋水怯,几字晓天排。南北空沙渚,飞鸣成独谐。
送衣石下山兼订复来。六十又过四,千华重授衣。青山不可再,白首好相依。梅发随流去,春来逐雁归。相期寒食候,垂绿半开扉。
峡江望匡山。停棹望匡岳,几非人世间。两月江中水,十年湖上山。风波行欲尽,岩壑终当还。沙鸥与松鹤,见我何时閒。
已许二首 其二。已许逃人世,深山愧道名。自甘不是佛,人乃未忘情。柳暗藏莺密,天高见鹤清。幽栖堪卒岁,何苦独营营。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二。日落千峰失,蝉声远树微。月光先见水,山气静侵衣。绝顶重泉下,遥空一鹤飞。此间谁不到,扶策独行归。
同善邻须识游玉帘泉。归山不出户,初过玉帘泉。万壑危桥隐,一峰寒瀑悬。何人开石径,引我入云烟。最爱金轮近,閒携三两禅。
赠姜山。有衲学无为,千峰随杖藜。负薪时见苦,种药竟亡疲。爱友心常拙,吟诗月每移。肝肠从自许,不愿世人知。
闻采石讣。花发当朝露,莺啼怯暮春。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薄虑频经乱,移忧岂厌贫。虽馀诸梵侣,亦复渐相沦。
叹逝。天高不可问,人事日荒唐。芳草绿绵密,王孙归渺茫。释子平湖殁,无禅穗石亡。馀生多涕泪,孤雁入寒塘。
偶成。世情何足论,寿夭亦徒然。妙指法琴瑟,同根翻地天。白云笼嶂北,溪水绕门前。高卧镜楼下,谁云造物偏。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十二。开门见白鹤,独立门前松。敛翮能无忆,凝眸虚所从。夜泉添过雨,新月起高峰。摇曳复何处,幽寻信短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