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推荐
古籍
诗人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古诗词
汉语字典
百家姓
范文文库
首页
»
诗文
»非意
关于非意的诗词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颇多野趣…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
拼
译
繁
原
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各携红粉伎,俱伴紫垣人。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柳条黄大带,茭葑绿文茵。雪尽才通屐,汀寒未有蘋.向阳偏晒羽,依岸小游鳞。浦屿崎岖到,林园次第巡。墨池怜嗜学,丹井羡登真。雅叹游方盛,聊
非意
所亲。白头辞北阙,沧海是东邻。问俗烦江界,蒐畋想渭津。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三刀连地轴,一苇碍车轮。尚阻青天雾,空瞻白玉尘。龙因雕字识,犬为送书驯。胜事无穷境,流年有限身。懒将闲气力,争斗野塘春。
赞
()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颇多野趣,恨不得与微
拼
译
繁
原
以成酬答。末章亦未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元稹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各携红粉伎,俱伴紫垣人。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柳条黄大带,茭葑绿文茵。雪尽才通屐,汀寒未有蘋。向阳偏晒羽,依岸小游鳞。浦屿崎岖到,林园次第巡。墨池怜嗜学,丹井羡登真。雅叹游方盛,聊
非意
所亲。白头辞北阙,沧海是东邻。问俗烦江界,蒐畋想渭津。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三刀连地轴,一苇碍车轮。尚阻青天雾,空瞻白玉尘。龙因雕字识,犬为送书驯。胜事无穷境,流年有限身。懒将闲气力,争斗野塘春。
赞
()
送周君可宰会稽
拼
译
繁
原
作邑诚匪易,况子之稽山。银茜视两赤,朝家知其难。鼎鼎数万户,赋重民生囏。山陵五云飞,办护力更殚。预买万世敝,法贪至於残。越人瘠已甚,当馈几发叹。名臣为竭力,减额宜少宽。不齐物之情。兹事终变翻。箕敛及难豚,诡户多容奸。竟未得要领,条令何其烦。通才善剸剧,南康遂通班。诚心试求之,要使后可观。古仕不出乡,习俗不出乡,习俗皆素闲。东嘉尝客授,寻乃乘朱轓。略如仕於乡,
非意
不得干。况昔摄邑久,疾苦知民间。故吏想犹在,疲氓知长官。宜若差易耳,未免送以言。权虽与正同,事体终两般。趣办不计久,为真事多端。遇事勿生风,三思庶能安。试登宽简堂,取我前碑看。六一真格言,坐右当铭盘。向来难奉母,版舆今似潘。外尽抚字劳,退公悦慈颜。莲峰声望重,待子兴门阑。勉哉发政誉,行矣闻天关。
赞
()
晋州会上送卫伯绍休官南归
拼
译
繁
原
叔宝风流喜高简,
非意
相干以理遣。胜日一言能造微,众许冲情去人远。斑斑气韵见诸孙,秋水神清惊俗眼。追风逸骥自龙来,照夜灵珠须海产。结发读书弃人事,南上衡庐宿云巘。穷源欲探昆仑深,导河犹恨积石浅。十年业白出石壁,错落青钱宜万选。长衢骧首向云嘶,千里霜蹄思一展。辛勤久未脱羁衔,蹀足蚁封嗟踠踠。去冬怀绶到并州,投鞭三月春风满。溪边行听踏踏歌,草露忽惊人世短。地下枯骨不沽名,便弃华簪独恨晚。寻山高顶白纶巾,寄食但乞青精饭。醮坛龙虎夜星寒,海峤云霞春洞暖。忆昔相逢洛水桥,偶来促坐襄陵宴。半生契阔一日逢,互叹参差不相见。新鬓早惊蒲柳衰,旧事重论风雨散。我今渐叹暮骎骎,长卿多病嵇康懒。肯强尘沙立暝途,逆流理檝厌牵挽。待君植杖武夷山,南去寻君任双趼。
赞
()
施元用醉谒邑大夫胡公公暴风骤雨者也不以为
拼
译
繁
原
肩吾有云孙,磊砢东州瑞。一诵能万言,落笔忽千字。才抽独茧绪,态涌春云思。喜慕高阳徒,时追习池醉。笑被僒囚拘。跌宕每自肆。心知令尹贤,诡迹姑尔试。谁知赵蔺卿,复袖祢衡刺。
非意
忽相得,直到古人地。施君激深知,十诗手自贽。梅仙亦奇才,睨此一时事,新篇发佳话,冰释两公意。赓载皆文豪,璀璨明玑坠。西邻有伯氏,规切岂亡谓。甘言古所戒,矫枉未伤义。昔人有火攻,达士胡足累。施君真勇者,念酒宁我崇。指天誓止饮,忽改开群视。邴原恐废业,陶侃忧亲恚。独醒向清湘,自责当先隧。古来有若人,於我适相类。勿学刘伯伦,诅妇侪儿戏。勿学陶元亮,止酒诗非志。自此真止矣,惟当醉经笥。湎然啜醇醲,抖擞糟粕弃。沉酣日滋久,富贵可立致。视彼九醖功,未足易所嗜。持将沃宸聪,澄醍有遗味。异时理扁舟,却载鸱夷器。
赞
()
书怀
拼
译
繁
原
幼学慕高远,读书不求解。志为逍遥游,耻以声名卖。宁从子桑简,不愿伯夷隘。未常忧瓠落,岂复顾机械。遁时良无闷,涉俗适得怪。但使心休休,那论行夬夬。世涂剧坎阱,人理甚蜂虿。低颜费将迎,
非意
成睚眦。铁冠喜弹画,法吏乐罥絓。洗濯出瘢痍,丹青恣描画。抗言畏不伤,奉职谓匪懈。指擿本无瑕,销铄缘鼓韛。群嬉更啸呼,斗巧逾狡狯。抵巇加捷翻,取必期称快。上恩初优假,一眚犹纵解。虽蒙三面宽,未免六翮铩。全生愧液樠,有道羡瘖瞆。失马未必悲,堕甑何足喟。后皇物群生,大块为之噫。在盈或时亏,有支那可坏。行苇无践履,甘棠勿剪拜。犹将采葑菲,讵有弃菅蒯。宁当置韶濩,始欲荐任韎。厌饫椒与兰,玩惜饐而餲。宿名守枯槁,知命遗芥蒂。猖狂蹈大方,屈服嗌若喝。腰舟虽云慎,吹齑亦已惫。既往诚无追,有来当自戒。萧萧鬓毛改,杳杳岁月迈。愚谋向千失,晚悟犹一洒。龟手世絣絖,支离保针茝。鬻渡学操舟,闭肆从问卦。念皆贤者为,亟闻古人话。有田倚江湖,往岁成亩浍。还归岂无图,绪业颇未败。采菰仍得鱼,种榆因及薤。小屋蔽蓬茅,大囷输精稗。逢迎具壶浆,称贷偿私债。暑从泉流濯,寒有檐日晒。何苦事明经,区区矜地芥。
赞
()
过北里读徂东集
拼
译
繁
原
余家五岭本炎方,孤身远窜三韩地。四月五月不知春,六月坚冰结河底。今年天气稍冲和,秋尽雪飞到山寺。出门仰天天欲沉,只杖栖栖过北里。北里先生拥毳吟,诗成煮雪讶予至。未曾展读泪先倾,拭泪同歌悲风起。医巫闾高碧嵯峨,千叠万叠岚光积。大壑一声白昼昏,黑云崩腾吼苍兕。须臾云净松杉青,野泉泠泠石磊磊。东海洋洋大国风,茫然万顷中无砥。海气怒叱蜃气枯,狂涛倒飞星月沸。三坌流驶鸭江平,寒鹰不鸣蛟龙寐。有时亟欲掷头颅,蠹鱼悔食神仙字。有时稼穑自谋生,三尺穹庐团妇子。有时噀酒骂虚空,雷霆迅走黎丘惴。有时谈笑和且平,欢狎牛蛇群白豕。倏喜倏怒岂有常,欲杀欲活亦
非意
。有时夜半步空阶,一叩青冥尺有咫。沉魄千年呼尽来,死者可生生者死。旧帝宵啼五国荒,闺媛暮哭长城址。华表山前鹤唳孤,青冢犹闻月下欷。琵琶凄切胡笳悲,未免有情谁遣此。不知是血复是魂,化作吴刀切心髓。心髓如铁刀如冰,片片飞入阴山里。阴山惨惨泉冥冥,神农虞夏今已矣。因思太古音尚希,噩噩浑浑难可冀。尼山栖栖自卫归,苦乐忧伤各有旨。约略删馀三百篇,发愤曾闻司马氏。何人继者屈子骚,汨罗万古流瀰瀰。可怜秦火恨不灰,汉室苏卿唐子美。苏卿啮雪声韵凄,子美三迁足诗史。五代波颓宋代儒,眉山山下出苏轼。苏轼流离儋惠间,珠崖鹤岭供指使。更有文山第一人,浩浩乾坤留正气。从此荒芜将百秋,国初高杨追正始。天下承平四海清,人人含宫家嚼徵。琳琅金玉庙堂音,王李登坛执牛耳。文长巨斧劈华山,中郎拍板逢场戏。景陵一出洗烦浇,顿令搦管趋平易。风雅茫茫失所宗,不得不推北地李。李公豪雄步少陵,匪特形似亦神似。先生才凌北地高,先生遇非少陵比。阿弟捐躯阿兄流,西山之歌续二士。不数秦关二百强,不羡蜀江千丈绮。从来厄极文乃工,所以论文先论世。丰干饶舌罪如山,滔滔谁易今皆是。三百年来事莫知,天教斯道存东鄙。不然今古亦荒凉,大雪纷纷吾与尔。
赞
()
大学问
拼
译
繁
原
问曰:“《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答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
非意
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 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问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答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悌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 问曰:“然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 答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固有欲亲其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以失之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则五伯功利之徒是矣。是皆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 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问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 ” 答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 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则心不妄动而能静矣。心不妄动而能静,则其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矣。能安,则凡一念之发,一事之感,其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问曰:“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两物而内外相对也。事有终始,先儒以知止为始,能得为终,一事而首尾相因也。如子之说,以新民为亲民,则本末之说亦有所未然欤?” 答曰:“终始之说,大略是矣。 即以新民为亲民,而曰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尝不可,但不当分本末为两物耳。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新民之意,既与亲民不同,则明德之功,自与新民为二。若知明明德以亲其民,而亲民以明其明德,则明德亲民焉可析而为 两乎?先儒之说,是盖不知明德亲民之本为一事,而认以为两事,是以虽知本末之当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为两物也。” 问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于先修其身,以吾子明德亲民之说通之,亦既可得而知矣。敢问欲修其身,以至于致知在格物,其工夫次第又何如其用力欤?” 答曰:“此正详言明德、亲民、 止至善之功也。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 而其实只是一事。何谓身?心之形体,运用之谓也。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吾身自能为善而去恶乎?必其灵明主宰者欲为善而去恶,然后其形体运用者始能为善而去恶也。故欲修其身者,必在于先正其心也。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何从而用其正之之功乎? 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然意之所发,有善有恶,不有以明其善恶之分,亦将真妄错杂,虽欲诚之,不可得而诚矣。故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致者,至 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凡意念之发, 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故虽小人之为不善,既已无所不至,然其见君 子,则必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者,是亦可以见其良知之有不容于自昧者也。今欲别善恶以诚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尔。何则?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既知其为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好之,而复背而去之,则是以善为恶,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所发,吾之良知既知其为不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恶之,而复蹈而为之,则是以恶为善,而自昧其知恶之良知矣。若是,则虽曰知之,犹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诚乎?今于良知之善恶者,无不诚好而诚恶之,则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诚 也已。然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 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书言‘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实兼其义也。良知所知之善,虽诚欲好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为之,则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犹为未诚也。良知所知之恶,虽诚欲恶之矣,苟不即其意 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去之,则是物有未格,而恶之之意犹为未诚也。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 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然后物无不格,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复余憾而自谦矣,夫然后意之所发者,始无自欺而可以谓之诚矣。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
赞
()
1
2
3
4
5
6
类型
写景
抒情
婉约
咏物
写人
春天
离别
秋天
爱情
思乡
送别
爱国
哲理
友情
梅花
月亮
闺怨
豪放
怀古
边塞
山水
写风
战争
田园
冬天
夏天
励志
荷花
写山
寒食节
悼亡
菊花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地名
读书
端午节
节日
惜时
长江
民谣
黄河
儿童
母亲
忧民
老师
中秋
七夕
重阳
作者
杜荀鹤
刘克庄
顾况
韩翃
张孝祥
周敦颐
朱敦儒
白朴
郦道元
贺知章
戴叔伦
程垓
李端
吴潜
马戴
吴融
宋之问
司空图
张乔
陈著
纳兰性德
文天祥
刘辰翁
卓文君
司马迁
皇甫冉
黄庭坚
张九龄
权德舆
左丘明
皮日休
马致远
吴文英
周邦彦
周邦彦
晏几道
陆龟蒙
范仲淹
杨万里
诸葛亮
王昌龄
刘长卿
温庭筠
韦应物
欧阳修
王安石
柳宗元
孟浩然
陶渊明
李商隐
刘禹锡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张说
郑燮
郑谷
姚合
岳飞
晏殊
王建
张祜
屈原
王勃
韦庄
贯休
李贺
罗隐
贺铸
赵嘏
李峤
高适
方干
朱熹
韩偓
秦观
钱起
卢纶
许浑
皎然
孟郊
曹植
张籍
曹操
苏轼
柳永
贾岛
齐己
岑参
韩愈
元稹
李煜
陆游
杜牧
王维
李白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