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谒建隆寺

朝谒建隆寺朗读

《朝谒建隆寺》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郡国高皇朝,
天龙释帝居。
兵销擒布后,
台耸畏轩馀。
宾榻成莲坐,
戎韬入贝书。
守臣荣就望,
屏息拜前除。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朝时期人们前往建隆寺拜谒佛陀的场景。诗人以朝拜的方式,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建隆寺作为佛陀居所的景仰和敬畏之情。诗中还提及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如宾客在莲花座上坐下,将戎装和兵器藏入贝书,守臣们恭敬地望着佛像,全心全意地敬拜。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建隆寺的庄严肃穆氛围,展示了宋代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佛陀的崇敬之情。通过描写朝拜的细节,诗人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场景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庄严和肃穆。

诗中提到的“兵销擒布后”,表达了当时的社会和平与安定,以及人们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宾客将戎装和兵器藏入贝书,显示了尊重佛陀教义的态度,暗示了在佛陀庇佑下,人们不再需要战争和冲突。

诗人还描绘了守臣们的景象,他们恭敬地望着佛像,屏息敬拜。这表达了朝拜者们对佛陀的崇敬和虔诚,以及他们对佛教教义的信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朝拜建隆寺的景象,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宗教风貌和人们的信仰态度。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人们对佛教的热爱和敬畏,以及他们对内心平静与宁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

猜你喜欢

不到奇穷总不奇,田园鬻尽忍长饥。家贫幸免官催税,事少惟来友索诗。

日出尚眠宵坐久,客来待借午炊迟。穷途莫道生涯尽,尽有文章作酒赀。

()

丹黄高阁谨门扃,上是文魁下照星。知否传家有衣钵,籯金不胜一遗经。

()

欲开犹敛意融融。丰韵特娇慵。担荷春光多少,生怕动微风。

扶绛萼,倚芳丛。粉墙东。好花易落,者些态度,谁适为容。

()

禁漏莲花碎,玉堂清似水。而今荒店听鸡鸣,醉。醉。

醉。月淡藜床,烟低土锉,一番憔悴。

()

西风一夜报新霜,衰柳寒烟澹夕阳。愁煞青衫白司马,永丰西角泣秋光。

()

青虫食叶吐秋丝,作茧辛勤只自知。忽梦罗浮成五色,是周是蝶尚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