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戊戌九日感怀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朗读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是元代诗人叶颙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九月的日子里,感叹江影的悠远、菊花的香气、斜阳下的彭泽酒、异国他乡的杜陵诗。同时,诗中还展示了秋景中的山峦、草木、霜叶,以及作者醉后任风吹的形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江影、飞雁、黄菊、蝶子以及山林、草木、霜叶等景物,都是秋天的特色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诗中的秋景画卷。这种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秋天的敏锐感受,还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射出人生的变迁和离散。

在这首诗词中,作者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例如,"斜日西风彭泽酒,殊方异国杜陵诗",通过将斜日西风与彭泽酒、殊方异国与杜陵诗进行对比,抒发了作者身处异乡的感叹和思念之情。而"烟峦惨淡山林暮,霜叶萧疏草木悲"这一句,则通过描写山林的景色和草木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词的诗意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怀和思考。作者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离散境遇的痛感。同时,诗中的酒、乌帽等元素,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随意任性的态度。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豁达超脱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叶颙

(1296—?)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

叶颙朗读
()

猜你喜欢

春阴乍合云偏散。幽窗更觉愁人倦。辜负看花天。黄尘杂柳烟。

三分春正好。弱絮黏芳草。难熨小眉痕。相怜镜里人。

()

拜起月初三,月比眉儿瘦。不遣红灯照画廊,缥缈临风袖。

庭院似清湘,人是湘灵否。谁写长天秋思图,熨得栏干透。

()

春日猎汀洲,欢声拍浪浮。云樯排八阵,桂棹竞中流。

鸣镝摧腾羽,飞烟罨彩斿。昆明夸水舰,岂足拟宸游。

()

袅袅青幡拂画栏,条风有信散严寒。年华不合簪新胜,面目惟须整旧冠。

凤阁记曾书帖子,虎林谁为荐辛盘。阳回两浙东西岸,满眼恩波海样宽。

()

花木幽深荫小轩,倩谁重谱旧西园?閒窗看罢添惆恨,三十年前莫谩论。

()

记取西风古寺眠,联床小话早秋天。归渔别浦横孤艇,枯衲当门烹涧泉。

村肆夜沽老鹳酒,佛龛醉证野狐禅。芦花细雨烟深处,今独怜君买钓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