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bèi,bó ]

读音:bèi,bó

拼音:bei,bo

简繁:孛

五笔:FPBF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FPBF

笔画:7画

吉凶:暂无

仓颉:JBND

结构:上中下

郑码:EDWY

四角:40407

区位:5635

统一码:5B5B

异体字:勃,𡥇,𡥞,悖

英汉互译:comet

笔顺:横、竖、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37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gushiwenju.com

起源

孛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孛姓孛姓起源一

源于西羌族,出自周王朝时期犬戎部落将领孛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犬戎,上古时期一个民族的名称,亦称猃狁、西戎,主要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犬戎、猃狁、西戎,都是周王朝时期对这个民族的称谓。据历史文献记载,犬戎族就是称自己的祖先为两只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民族群落就是炎黄一族的劲敌。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在史籍《后汉书》中就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在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姬宫湦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以西以北被犬戎占领,强盛了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族最可怕的敌人。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国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图腾,也必须从古匈奴荤粥和犬戎开始。

到了汉朝时期,在原来犬戎族的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在东汉明帝刘庄执政时期(公元58~75年在位),“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白狼王还命人作诗三首,合称《白狼歌》,献给东汉皇帝。因此,所以白狼国就是犬戎国的变种,白狼王则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为图腾的部族。白狼国的存在,也可以证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一直到了唐朝时期,中原民族还把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为“犬戎”和“戎狄”。例如在唐代宗李豫执政时期(公元762~779年在位),太常博士柳伉就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之后的唐德宗李适执政时期(公元780~805年在位),大臣柳浑也对唐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在汉史记载中,“犬戎”的“犬”字是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文字,按其记载,其母族即古羌族也崇拜犬图腾,犬戎民族大多野蛮凶悍。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史籍《资治通鉴》中记载:在唐朝初年,有“白简、白狗羌并遣使入贡”,而且,唐朝政府还“以白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这说明古羌族也崇拜白犬。实际上,从民族归类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汉朝大学者、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那么以上所说的“犬戎”、“白狗”和“白狼”等族就都是西羌族,西羌族是以白狼或白犬为图腾的游牧民族。所以今天蒙古族和羌族中崇拜狼图腾的部族都是犬戎族的后代。当初,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由于要将王位传给宠妃褒姒之子姬伯服,因而将太子姬宜臼与申王后驱逐。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年末,申侯联合了犬戎、缯国等大闹镐京的历史事件,在犬戎的军队中,就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右军将领(右先锋),叫孛丁,他指挥犬戎军攻击西周都城。由于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周幽王惨败,带着褒姒、姬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仓皇逃至骊山,在周幽王十一年初(公元前771年),被孛丁率军追上杀之,而褒姒、姬伯服等人从此皆不知所终。犬戎攻破周王朝都城镐京,西周王朝就此灭亡,国祚共三百五十一年,华夏历史开始进入姬宜臼建立的东周王朝,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

在犬戎将领孛丁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或氏族名称为姓氏者,即称孛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孛氏正宗,姓氏读音作bèi(ㄅㄟˋ)。犬戎民族在击灭西周王朝之后,占据了镐京以西以北的陕西、甘肃一带。由于犬戎长久以来一直与周王朝的地缘交叉、文化交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在姓氏宗源研究中,大多认为孛氏起源于陕、甘、陇地区,与犬戎民族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

孛姓孛姓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豫章王萧综之子萧直,属于以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据史书记载,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永元四年(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农历3月,当时的梁王萧衍(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武进)以宣德太后之令,逼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禅位。之后,三十九岁的萧衍继任皇位,是为南梁武帝(公元502~548年在位四十八年)。

萧衍称帝之后,很快就平息了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的残余作乱,讨平反叛;放遣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被幽逼者,“分遣内侍、周省四方”,招集流民、发展生产,并亲耕劝农,推行屯田。与此同时,他大力兴办学校,实行以文治国,并大力提倡朝廷节俭,在当时堪称一代明君,不过,南梁武帝后来因家族之事受到刺激,在南朝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弃位出家为僧,一年后在南朝梁临贺王萧正德正平二年(公元549年)逝世,终年八十六岁。不过,南梁武帝的节俭主要是对他本人和功臣们,但对其皇室族人却又大方到了非常徇私护短的地步。后来,由于宗室成员所做的两件事使他倍受刺激,成为他后来要出家当和尚的主要原因:一个是他的六弟临川郡王萧宏,一个是他的次子豫章王萧综。豫章王萧综是萧衍的次子,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南朝齐东昏侯的妃子,自从改随了南梁武帝之后,仅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虽然当时有人怀疑萧综是南朝齐东昏侯的儿子,但南梁武帝并没有歧视萧综,仍封他为豫章王,并将古豫章郡封为豫章国,还让他做大将军。一直到吴淑媛失宠之后,出于对南梁武帝的怨恨,就把仅七个月便生萧综的事告诉了儿子。从此,萧综就觉得自己是南朝齐东昏侯的儿子,遂逐渐与南梁武帝疏远了,竟而投靠了敌对的北魏政权。但是,豫章王萧综在北魏王朝一直未得志,以致最终客死于异国它乡。

由于豫章王萧综背叛了南朝梁国,南梁武帝因而将其子萧直的姓氏改为“悖”,称悖直,以志其父糊涂反叛,其后裔子孙从此皆称悖氏。在古代,“悖”字也通作“孛”字,因此亦称其为孛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作bèi(ㄅㄟˋ)。

孛姓孛姓起源三

源于蒙古乞颜部族,一说源于姬姓轩辕氏,出自蒙古族尼伦奇雅特·古孛尔只斤·乞颜部(亦称乞彦、奇渥温),属于以部落、部族名称为氏。关于乞颜氏的远源,一说为白狄,一说为拓跋氏,而拓跋氏即为黄帝轩辕氏的北支后裔。远古蒙古族人的图腾为“孛儿贴赤那”,形象示为苍狼,亦可能为孛儿只斤氏的姓氏起源,这有待进一步考证。孛儿只斤氏的始祖是蒙古族乞颜·孛端察尔,是成吉思汗的上十代先祖。在蒙古民族中,凡是出自乞颜·孛端察尔的诸氏族部落,概被称为“尼伦”(黄金家族)。乞颜·孛端察尔在众兄弟的帮助下,俘获了札儿兀惕部落的一名女俘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从此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马群、家赀、隶民、奴婢等。出自乞颜·孛端察尔的诸多氏族部落,因各有名号,概被称为“尼伦”。到了乞颜·屯必乃的儿子乞颜·合布勒汗时,才复用古老的“奇雅特”(乞颜)称号,其子孙被称为奇雅特氏。

乞颜·孛端察尔的后裔发展到乞颜·合布勒汗的孙子乞颜·耶速该巴特尔时,起用了“孛儿只斤”这个称呼,形成了后来的孛儿只斤氏这个姓氏,他自称孛儿只斤·奇雅特(突厥语,汉义“蓝眼睛的奇雅特人”)。喀喇沁罗密在其撰著的《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中记载:孛端察儿之子孙以孛端察儿名字取姓为孛儿只斤氏。依照血统关系,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应属奇雅特氏族人,其祖辈是该氏族的族长。所以,蒙古乞颜部自成吉思汗开始,“奇雅特”就以高贵和伟大而闻名于世,并且一直凌驾于其他各个蒙古部落氏族之上。“奇雅特”在史籍《元史》中被称之为“奇渥温”,也是正确的。孛儿只斤氏的古突厥语为Bordijidin,汉义“蓝眼睛的人”,族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jigit Hala。

在明、清以后,孛儿只斤氏族人多以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多称孛氏、鲍氏、宝氏、包氏、铁氏、余氏、博氏、奇氏、罗氏、波氏等等三十余个姓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蒙古族孛氏族人皆尊奉乞颜·孛端察尔、乞颜·也速该巴特尔为得姓始祖,其姓氏读音作bó(ㄅㄛˊ)。孛,一字二音。在《新华字典》中仅有书面注音为bèi(ㄅㄟˋ),没有口头读音bó(ㄅㄛˊ)。因为“孛儿只斤”在姓氏用语中之“孛”是音译,故只用口头读音为bó(ㄅㄛˊ)。在汉语中,文白异读现象在各地方言中较为普遍,现代汉语中也有,但不是很多。不过,作为一部代表国语权威的《新华字典》,只标注了文字读音bèi(ㄅㄟˋ),却未能指出其作为姓氏用字的口语读音bó(ㄅㄛˊ),则是确有不当之处,至少是不全面的。另外,“孛儿只斤”另有诸多汉译,如明朝时期官方译为“博尔济锦”,而清朝时期从满语汉译则为“博尔济吉特”。蒙古民族自己还是认定汉译为“孛儿只斤”最好,保持并显示了蒙古民族源起于白狄→蒙兀室韦→蒙古的历程。因此,本书尊重蒙古族同胞的意愿,确定使用“孛儿只斤”为该支蒙古族群体的正宗姓氏,其余的汉译如“孛儿基德”、“孛儿吉根”、“孛儿吉济锦”、“博尔济锦”、“博尔济吉特”、“博罗特”、“博尔济”、“博尔齐特”、“布儿赤金”、“孛尔吉”等等,皆仅作为参考。

蒙古族孛氏族人皆尊奉乞颜·孛端察尔、乞颜·也速该巴特尔为得姓始祖,其姓氏读音作bó(ㄅㄛˊ)。

孛姓孛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末期靺鞨族“通用三十姓”之粟末部孛术律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术律氏,在金国时期称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为Bodori Hala,汉义“疣”,世居索伦地区(今黑龙江嫩江),后有鄂温克族、布依族引为姓氏者,其中的布依族博都哩氏,也是源于满族博都哩氏族人,后融入布依族中,将该姓氏带入布依族中。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温克族、布依族博都哩氏族人中有冠汉姓为孛氏、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其孛氏的姓氏读音作bó(ㄅㄛˊ)。

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其“内政部”民政总署在2005年(民国九十四年)2月28日对台闽地区姓氏所进行的统计,多以天水、毗陵、辽东为郡望。

今甘肃省的定西市通渭县、酒泉市、兰州市,贵州省的都匀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江苏省的常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市,山西省的长治市,湖北省的随州市,云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孛氏族人分布。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州市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 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 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由滕县专署领导,后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毗陵郡:又名延陵郡、晋陵郡、常州府。春秋时期,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江苏江阴申港);周灵王二十五年(甲寅,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三百四十五年。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甲寅,公元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五百零六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十四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七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西晋惠帝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为避东海玉世子晋陵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二百九十余年。其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设置侨治郡县,一度曾在武进县境内设有兰陵郡、兰陵县,在晋陵县境内设有东莞郡领宫县、东莞、姑幕三县,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后废止。隋文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郡,以州统县。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一千四百年。唐武宗会昌四年(庚申,公元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八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曾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1953年,常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辖武进、金坛、溧阳三县。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立溧阳市、金坛市、武进市,仍由常州市管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区),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南兰陵堂、延陵堂、晋陵堂、常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一、bèi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1、“同‘悖’。《路史》‘萧衍之后有孛氏。’”史载:南朝梁武帝萧衍第二子豫章王萧综投降北魏,武帝令综子萧直改姓“孛”(或作“悖”、“勃”。)(2)“或系宋孛疙疸”之后。

3、“元孛鲁欢之后。”(按:孛鲁欢,《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孛术鲁·欢”。望出豫章。)

二、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据《姓觿》收载,其注云:“系宋代孛疙疸或元代孛鲁欢的后代。”明有孛敏、孛应魁。孛敏,《汉语大字典》引作“孛”之bèi姓之例。

三、

极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万姓统谱》云:“孛,见《姓苑》,孛敏,陇西人,宣德中举人。”

四、

孛姓分布:河南巩县、台湾彰化均有此姓。

孛姓起源:

1、见《姓苑》。梁武帝萧衍之后有孛氏,见《路史》。

2、或系宋时孛疙疸、元时孛鲁欢之后,因氏。

孛姓名人:

孛敏,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举人,任四川佥事。

郡望:豫章。

变化:一作悖。

历史名人

孛姓古代名人

孛定方金国(公元1118~1162年),女真族,亦称孛术鲁·定方,本名阿海;内吉河人。著名将领。据史籍《金史》记载:孛定方材勇绝伦,海陵王完颜亮素闻其名。,金天德初年(公元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召授孛定方为武义将军,充护卫。数月后转十人长,迁宿直将军,赐予甚厚。寻为殿前右卫将军,又三月,擢殿前右副点检,世袭猛安,改左副点检。出为河南尹,改彰德军节度使。海陵南伐,定方为神勇军都总管。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宋军攻陷汝州,河南统军使宗尹遣孛定方将兵四千往取之。汝州东南及北面皆山林险阻,不可以骑军战。是时,宋兵由鸦路出没,孛定方至襄城,得敌虚实,遂牒谕汝州属县曰:“我率许州戍兵十二万径取汝州,尔等可备粮草二十万,使人扬言欲据要路绝宋兵往来。”既而孛定方引兵趋鸦路,宋人闻之,果弃城遁去。孛定方进至鲁山境,知宋兵已去,遂遣轻骑二百追至布裤叉,击败之,遂复汝州。授凤翔尹。宋人阻边,以本职行河南道军马副统,孛定方率步骑六万,将由寿州进军,次亳州。宋军将领李世辅攻陷宿州,孛定方从左副元帅志宁战于城下。时天大暑,孛定方督战,驰突敌阵中,出入数四,渴甚,因出阵下马取水,为宋军乘机毙之,终年四十四岁。上闻而悯之,诏有司致祭,赙银五百两、重彩二十端,赠金紫光禄大夫。

孛德裕金国(公元?~1217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孛术鲁·德裕,本名蒲剌都;隆安路猛安人(今辽宁开原)。著名参知政事兼签书密院事等。孛德裕,官补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右三部检法、监察御史,迁少府监丞。金明昌末年,孛德裕受命修北边壕堑,立堡塞,以劳进官三阶,授大理正。孛德裕后丁母忧,起复广宁治中,历顺州、滨州刺史。不久孛德裕坐前在顺州市物亏直,遇赦,改刺沈州,累官北京路按察使、太子詹事、元帅左都监,迁左监军兼监潢府路兵马都总管。坐士马物故多,及都统按带私率官兵救护家属,孛德裕蔽之,御史劾奏逮狱。遇赦,谪宁海州刺史,稍迁泗州防御使、武胜军节度使。,金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改知临洮府事,兼陕西路副统军。召为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兼签枢密院事,行省大名。诏发河北兵救中都。凡真定、中山、保、涿等兵,元帅左监军永锡将之,大名、河间、清、沧、观、霸、河南等兵,孛德裕将之,并护清、沧粮运。孛德裕不时发。及李英至霸州兵败,粮尽亡失,坐弛慢兵期,责授沂州防御使,寻知益都府事。,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农历2月,孛德裕病逝。

孛鲁罕金国,生卒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孛术鲁·阿鲁罕;隆州琶离葛山人(今山西祁县)。著名参知政事。孛鲁罕在八岁时,选习契丹字,再选习女真字。及壮年,晋为黄龙府路万户令史。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试外路胥吏三百人补随朝,孛鲁罕在第一,补宗正府令史。累擢尚书省令史。仆散完颜·忠义讨窝斡,辟置幕府,掌边关文字,甚见信任。窝斡既平,孛鲁罕招集散亡,复业者数万人。复从完颜·忠义伐宋,屡入奏事,论列可否。上谓宰相曰:“阿鲁罕所言,可行者即行之。”宋人请和,完颜·忠义使孛鲁罕往。和议定,孛鲁罕入奏,赐银百两、重彩十端。完颜·忠义推荐孛鲁罕有才干,可任尚书省都事,诏以为大理司直。未几,授尚书省都事,除同知顺天军节度事。纥石烈志宁北巡,孛鲁罕摄左右司郎中。还朝,除刑部员外郎,再迁侍御史。上问纥石烈良弼曰:“阿鲁罕何如人也?”对曰:“有干材,持心忠正,出言不阿顺。”数日,迁劝农副使,兼同修国史,侍御史如故。改右司郎中。奏请徙河南戍军屯营城中者于十里外,从之。迁吏部侍郎,附山东统军都监,徙置河南八猛安。迁武胜军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改西南路招讨使。有司督本路猛安人户所贷官粟,孛鲁罕乞俟丰年,从之。军人有以甲叶贸易诸物,天德榷场及界外岁采铜矿,或因私挟兵铁与之市易,皆一切禁绝之。上番军不许用亲戚、奴婢及佣雇者,营堑损圮以时葺治,不与所部猛安谋克会宴,故兵民皆畏爱之。上谓太尉守道曰:“阿鲁罕及上京留守完颜乌里也皆起身胥吏,阿鲁罕为人沉厚,其贤过之。”改陕西路统军使兼京兆尹。陕西军籍有阙,旧例用子弟补充,而材多不堪用,孛鲁罕于阿里喜旗鼓手内选补。军人以春牧马,经夏不收饲,瘠弱多死,孛鲁罕命以时收秣之,故死损者少。仍春秋督阅军士骑射,以严武备。终南采漆者,节其期限,检其出入,以防奸细。上谓宰相曰:“阿鲁罕所至称治,陕西政绩尤著,用之虽迟,亦可得数年力也。”召为参知政事,命条上天德、陕西行事,上称善。以疾乞致仕,除北京留守,卒。史籍《金史》中称赞他:“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

孛翀元朝(公元1279~1338年),女真族,亦称孛术鲁·翀,原名思温,字伯和,后字子翚,号菊潭;其先隆安人,生于邓州顺阳(今河南邓县)。孛翀稍长即勤学,后拜江西新喻萧克翁为师,《元史》载:翀原名思温,字伯和,萧克翁因前夜梦有大鸟冲天而去,故为之易其名字为“翀”。元大德末年(公元1307年),孛翀以荐授襄阳县儒学教谕,升汴梁路儒学正。擢翰林修撰,又改左司都事。累迁监察御史、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等职务。著有《菊潭集》。孛翀记问宏博,文章简奥典雅,深合古法。书法为时所重。在上都时“尝奉敕撰碑文”,传世墨迹可见于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后的行书题跋诗一首。

孛和伦清朝,生卒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孛术鲁·和伦;满洲正蓝旗人,著名将领。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孛和伦以参将从征白莲教,累官至巴里坤总兵。

郡望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州市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 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 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由滕县专署领导,后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毗陵郡:又名延陵郡、晋陵郡、常州府。春秋时期,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江苏江阴申港);周灵王二十五年(甲寅,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三百四十五年。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甲寅,公元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五百零六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十四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七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西晋惠帝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为避东海玉世子晋陵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二百九十余年。其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设置侨治郡县,一度曾在武进县境内设有兰陵郡、兰陵县,在晋陵县境内设有东莞郡领宫县、东莞、姑幕三县,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后废止。隋文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郡,以州统县。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一千四百年。唐武宗会昌四年(庚申,公元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八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曾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1953年,常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辖武进、金坛、溧阳三县。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立溧阳市、金坛市、武进市,仍由常州市管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区),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南兰陵堂、延陵堂、晋陵堂、常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一、bèi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1、“同‘悖’。《路史》‘萧衍之后有孛氏。’”史载:南朝梁武帝萧衍第二子豫章王萧综投降北魏,武帝令综子萧直改姓“孛”(或作“悖”、“勃”。)(2)“或系宋孛疙疸”之后。

3、“元孛鲁欢之后。”(按:孛鲁欢,《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孛术鲁·欢”。望出豫章。)

二、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据《姓觿》收载,其注云:“系宋代孛疙疸或元代孛鲁欢的后代。”明有孛敏、孛应魁。孛敏,《汉语大字典》引作“孛”之bèi姓之例。

三、

极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万姓统谱》云:“孛,见《姓苑》,孛敏,陇西人,宣德中举人。”

四、

孛姓分布:河南巩县、台湾彰化均有此姓。

孛姓起源:

1、见《姓苑》。梁武帝萧衍之后有孛氏,见《路史》。

2、或系宋时孛疙疸、元时孛鲁欢之后,因氏。

孛姓名人:

孛敏,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举人,任四川佥事。

郡望:豫章。

变化:一作悖。

姓氏源流

一、bèi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1、“同‘悖’。《路史》‘萧衍之后有孛氏。’”史载:南朝梁武帝萧衍第二子豫章王萧综投降北魏,武帝令综子萧直改姓“孛”(或作“悖”、“勃”。)(2)“或系宋孛疙疸”之后。

3、“元孛鲁欢之后。”(按:孛鲁欢,《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孛术鲁·欢”。望出豫章。)

二、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据《姓觿》收载,其注云:“系宋代孛疙疸或元代孛鲁欢的后代。”明有孛敏、孛应魁。孛敏,《汉语大字典》引作“孛”之bèi姓之例。

三、

极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万姓统谱》云:“孛,见《姓苑》,孛敏,陇西人,宣德中举人。”

四、

孛姓分布:河南巩县、台湾彰化均有此姓。

孛姓起源:

1、见《姓苑》。梁武帝萧衍之后有孛氏,见《路史》。

2、或系宋时孛疙疸、元时孛鲁欢之后,因氏。

孛姓名人:

孛敏,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举人,任四川佥事。

郡望:豫章。

变化:一作悖。

堂号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州市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 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 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由滕县专署领导,后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毗陵郡:又名延陵郡、晋陵郡、常州府。春秋时期,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江苏江阴申港);周灵王二十五年(甲寅,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三百四十五年。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延陵为毗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甲寅,公元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五百零六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十四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七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一毗陵驿就设于此。西晋惠帝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为避东海玉世子晋陵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二百九十余年。其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设置侨治郡县,一度曾在武进县境内设有兰陵郡、兰陵县,在晋陵县境内设有东莞郡领宫县、东莞、姑幕三县,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后废止。隋文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郡,以州统县。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一千四百年。唐武宗会昌四年(庚申,公元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八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曾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1953年,常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辖武进、金坛、溧阳三县。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立溧阳市、金坛市、武进市,仍由常州市管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区),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南兰陵堂、延陵堂、晋陵堂、常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一、bèi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1、“同‘悖’。《路史》‘萧衍之后有孛氏。’”史载:南朝梁武帝萧衍第二子豫章王萧综投降北魏,武帝令综子萧直改姓“孛”(或作“悖”、“勃”。)(2)“或系宋孛疙疸”之后。

3、“元孛鲁欢之后。”(按:孛鲁欢,《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孛术鲁·欢”。望出豫章。)

二、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据《姓觿》收载,其注云:“系宋代孛疙疸或元代孛鲁欢的后代。”明有孛敏、孛应魁。孛敏,《汉语大字典》引作“孛”之bèi姓之例。

三、

极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万姓统谱》云:“孛,见《姓苑》,孛敏,陇西人,宣德中举人。”

四、

孛姓分布:河南巩县、台湾彰化均有此姓。

孛姓起源:

1、见《姓苑》。梁武帝萧衍之后有孛氏,见《路史》。

2、或系宋时孛疙疸、元时孛鲁欢之后,因氏。

孛姓名人:

孛敏,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举人,任四川佥事。

郡望:豫章。

变化:一作悖。

[ 孛 ]字的同音字 - [ bei,b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