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人臣的节操。
⒈ 人臣的节操。
引《孔子家语·致思》:“长事 齐 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
《汉书·路温舒传》:“詔书令公卿选可使 匈奴 者, 温 舒 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外,以尽臣节。”
《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行谊》:“往 西涯公 处 刘瑾、张永 之际,不可言臣节矣,士惠其私,犹曲贷而与之,几无是非之心。”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岳王祠联》:“天章褒臣节,想当年竭力致身,忠孝兼全,万古精诚光日月。”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jié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6. 礼度:礼节。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12. 姓。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